一大早,门诊大厅,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如约走进各个诊室就诊。大厅入口,一位老人的动作让医务人员顿时紧张起来,只见她支撑不住,躺倒在地!更多的“意外”随之而来……
老人的困难
早上8时的河南省人民医院门诊大厅。一位穿着棉睡衣、头发花白的老人,忽然躺倒在大厅入口处。
“奶奶,您怎么了?”导诊陈爽忙抢上前,俯身查看。
“我头疼得厉害,想躺着歇歇。被子是我老伴铺这儿的,他去挂号了。”老人说,她跟老伴从外地打车过来。怕自己坚持不住,专门带了床被子,方便随时躺着歇息。

“这么冷的天,躺地上冰坏了,我们有平车……”话没说完,其他导诊已推来平车,保安也上前帮忙,小心地将老人抬到平车上,盖上被子。
一名瘦削的老汉急匆匆出现了:“我老伴没法走路,我们来疼痛科看病的。有话跟她说,我听力不好……”
很显然,两位老人需要有人陪着就诊。
全程陪诊

考虑到如果需做检查,一个人搀扶吃力,导诊任慧跟陈爽一起,用平车推着老人,到疼痛科优先就诊。 副主任医师刘琳详细诊断后,结合带来的检查结果,开具了核磁检查申请单。
“奶奶,来,我给您脱掉棉衣,有金属制品或假牙也需要取掉哦。”检查前,她们悉心地照护着。
根据磁共振结果,老人需到脊柱脊髓外科进一步就诊。 副主任医师杨彬诊断发现,由于病情严重,已不适合手术。他委婉详细地解释了病情,尽可能不增加老人心理负担。
12时20分,从诊室出来,她们又陪老人在已经空荡荡的门诊大厅吃午饭。
更多温暖
正在午间巡查的医院总值班看到这一幕,忙上前了解情况。 得知两位老人正在为下一步的治疗忧心忡忡,总值班又联系了患者体验服务部,帮助协调。 影像中心也优先为老人出具了报告。 取片子、打印报告单,一行人陪伴左右,解释着,安慰着。
两位老人经过反复咨询、仔细商议,决定返回老家治疗。
“别担心,回去后也可找省医专家远程会诊,全面评估病情、指导治疗!”患者体验服务部李向东告诉他们。

15时30分,几名医务人员合力,将老人抬到了回家的出租车上。
“我们转好几家医院了,在这里感受到了最温暖的照顾。从来院到离开,身边时刻不离人陪伴,比俺自己孩子都周到……” 临走,两位老人热泪盈眶,握着众人的手,一遍遍道谢。
门诊办主任赵平凡介绍,根据医院《特殊患者就诊流程》,对残疾、高龄、体弱等无陪护患者,导诊都会给予主动接待,全程陪诊。
同样的温暖,每天都在发生。(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