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大河报》年轻人,别让你的心未老先衰

时间:2011-09-26

□记者 蔡君彦  实习生 王凡

阅读提示

心脏健康关乎生命。近几年,年轻人因为心脏病突发而不幸早逝的例子时有发生,让人扼腕叹息。心内科专家表示,心脏病特别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逐渐呈年轻化趋势,原因和年轻人过于紧张劳累、长期饮食起居不规律、缺乏锻炼等多种因素有关,应注重预防。

受访医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李凌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朱翠玲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 曹选超

1.心脏发病,年轻化趋势愈发明显

刚过而立之年的张先生事业小有成就,平时喜欢吸烟喝酒打麻将,精干的他不久前竟突发心梗,幸亏抢救及时才化险为夷。

“年轻人发生心梗等急性冠脉综合征,前些年比较少见,发病者大都是年龄在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近几年,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开始出现这种疾病。”李凌说,年轻人发生心梗等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脏病发病人群年轻化的趋势日渐明显,令人担忧。朱翠玲也表示,他们曾收治的几个心脏病人年龄都在30多岁,年龄不大,病得却很严重。

据了解,在我国,每年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人数超过了100万,从近年来多家医院收治的心梗患者来看,年龄在三四十岁甚至20多岁的中青年人所占的比例不断提升,预防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并不只是中老年人的事情,同样需要年轻人引起重视。

专家认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之所以过早地出现心脏病,抛开遗传因素不说,过度劳累、心理紧张、吸烟酗酒、静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也正在成为伤害年轻人心脏健康的元凶。“吃得越来越多,动得越来越少,精神压力日益变大,吸烟、酗酒成为生活常态,以至于血压高了,血脂、血糖都不正常了,时间久了,心脏咋可能不出现问题? ”曹选超说,这类疾病都有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年轻人中,长期身心疲惫特别是亚健康者突发急性心脏病的情况比较多。

李凌表示,目前公认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家族史、高胆固醇、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缺乏运动、饮食缺少蔬菜水果、精神紧张、大量饮酒。其中,缺乏运动、饮食缺少蔬菜水果、精神紧张、大量饮酒、吸烟等心血管危险因素都是可以改变、可以预防的。

2.相互关爱,亲友间应互相督促

今年世界心脏病日的主题定为“全球护心 家家齐心”,在倡导每个人更加注重心脏健康的同时,更呼吁社会医疗部门和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关爱,共同爱心护心。

李凌建议,平时多关注健康知识是爱心护心的前提,家人之间平时要多留意细节,比如,冠心病患者前期会出现胸闷、胸疼等发病症状,一旦家人出现这些症状,应提醒尽早就医。此外,家里有心脏疾病患者的话,常备药物不能少,比如,冠心病患者可选择速效救心丸或者硝酸甘油等药品,不过要在医师指导下购买使用,千万不能自作主张。

曹选超还提醒说,人们应养成定期检查血糖、血压和血胆固醇的习惯,饮食上切忌高脂、高盐。朱翠玲还从中医防治角度提醒说,要顺应四季变化,适应寒热温凉,多吃清淡营养的食物,不能随心所欲,暴饮暴食。专家都强调说,要爱心护心,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注重日常运动锻炼,每天保证运动半小时以上,家人之间互相督促改掉不良生活习惯。

http://newpaper.dahe.cn/dhb/html/2011-09/26/content_590011.htm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