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内容
  • 全站内容
  • 医生查找
  • 新闻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 > 省医快讯
新闻动态
省医快讯

守夜人、生命之光、生死时速、最暖牵挂……致敬!他们的春节

发布日期:2023-01-29字号调整14px浏览次数(198)
手机看新闻

冬日暖阳,明媚澄澈,

今天是春节假期后第一天


这个长假

你或许与家人团圆相聚

或许与挚友把酒言欢

亦或许与爱人陪伴相依

久违的放松与惬意

是归途的眷恋和不舍


同样的假期

对于医院里的他们,却大不相同:

陌生人在这里相伴迎新

医患在这里互相温暖


下面就跟着我们

直击春节期间的河南省人民医院

那暖心的一幕幕吧!


多家主流媒体

聚焦省医身影


灯光璀璨、万家团圆之际,白衣天使依然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护航。多家主流媒体也纷纷把视线聚焦到了这群可敬的健康守护者身上。


河南卫视河南新闻联播节目聚焦大年初二的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关注“守夜人”护航“生命线”。

河南日报“新春走基层”栏目走进急诊科,聚焦“医”线坚守不打烊。

顶端新闻记录了急危重症医学部主任秦秉玉和团队的故事。


大象新闻同样关注了急诊科医护人员护航群众健康的故事。


北京青年报、医药卫生报关注眼科门诊增开烟花爆竹眼外伤绿色通道便民举措。


镜头背后,还有更多的他们,默默为这个祥和的春节用心地守护!


呼吸重症

7天5台ECMO抢救


春节期间,呼吸重症病房床位住满,很多是高龄的危重症老人。医护人员每天都要忙到晚上八九点,7天高达5台ECMO上机抢救,

年龄最大的患者87岁。两位高龄老人恢复顺利,成功撤机。



除夕夜,一名87岁的患者发生新冠感染后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不能维持氧合。刘红梅主任医师与医生李晓亮、刘辉、王金来、张静、唐培等为患者紧急上机。4天后,患者病情好转,顺利撤机



                

当天,一位患者家属不远千里,从外地赶来给呼吸重症医护团队送锦旗致谢。



大年初一,一名76岁的新冠病毒感染危重型患者病情转危,呼吸重症副主任医师忽新刚、主管医师刘智达,以及副主任医师田翠杰、王学林等为患者进行了ECMO治疗,有效纠正了严重缺氧状态,并保护了包括肺在内的重要脏器功能。



大年初五晚8点,一名85岁的患者呼吸衰竭,医生李晓亮进行紧急气管插管抢救后患者血压依然难以维持。刘红梅主任医师、王海播护士长迅速组织医护团队到岗,已下夜班回家的王金来医生也立刻返岗。医护、呼吸治疗师共同对患者进行了ECMO治疗等抢救。目前患者病情稳定



接连为多位80多岁高龄老人ECMO上机治疗,对呼吸重症团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但看到已有两位老人顺利撤机、恢复良好,医务人员感到了莫大的欣慰。


争分夺秒,

上演“生死时速”


春节期间,急诊科急诊抢救病区医护人员为保障患者就诊需求,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随时听候调遣,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除夕至正月初六,急诊接诊量1796人次,120急救车出诊73车次,外院转入危重患者110人,抢救危重患者389人,实施急诊手术6台。



大年三十凌晨三点,120转送一名咽喉严重受伤的女孩。抵达抢救间时,女孩不能说话,也没有家属,情况紧急。值班护士关闯紧急处理。



大年初二中午,急诊抢救室接诊了一位胸痛患者,值班护士郑梦雨敏锐地发现患者发生意识改变,出现叹息样呼吸,预判患者可能出现危险,抬头看心电监护心电图显示:室颤!她立即拿起备在身边的除颤仪给予患者除颤。


“患者室颤,医生快来抢救!”医护人员轮流进行胸外按压,立刻开通胸痛绿色通道救治,患者最终脱离危险


用心呵护,

尊重每一个生命


春节期间,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24小时轮流值守,科主任、护士长带头值班,全科医务人员尽职尽责,站好每班岗。中心ICU各病区持续高位运转,各项治疗、护理措施有条不紊实施,共救治危重症患者144人,其中出院、转出患者共42人



“视频刚一接通,家属眼泪哗一下就流了下来。”大年三十、初一,神经外科ICU和中心ICU二病区、五病区通过线上探视模式,为患者架起亲情陪伴的桥梁。更让人暖心的是,护理人员会认真将患者梳洗一番,即使有的患者暂时未恢复意识、无法言语,也依然能干净、精神地与家人过个“在一起”的团圆年。



大年初三,中心ICU五病区护士长景孟娟和同事们一起为患者张爷爷定制蛋糕、布置病房,为他庆祝了一个“病房生日”。大家还视频连线了张爷爷的家人,让他与家人实现“线上”团圆。张爷爷的泪水在屏幕前化作感动:“感谢你们......”





将“家书”读给宝宝听,是NICU的创新人文护理服务。春节期间,经过医护人员的暖心提醒,宝宝信箱里收到了比平日更多的“家书”。许多守护的父母把对孩子的祝福、期许书写在便利贴上,投入信箱,再由“邮差”(责任护士)每日两次收信,读给宝宝听,让宝宝和父母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团圆”。


“让它替我

温暖你们”


每逢过年,曾经共克疾病的医患成为彼此最大的牵挂。


大年初三,神经内科一病区护士长郭丹和同事们收到了来自患者的惦念:一个满载“心意”的包裹装着5条缝着娃娃和小花的粗线针织围巾,十分柔软可爱。



我给你们织了围巾,你们温暖我,我没有什么好温暖你们的,就让它替我温暖你们吧。”织围巾的张某,曾是一名免疫性脑脊髓炎患者。3年的艰难求医路让她饱受疾苦,就在想要放弃的时候,臧卫周主任和他的团队让她重燃希望


患者说,护士长郭丹当时就没少受她的气,可是始终微笑相待,医护人员都在想办法让她放松心情,微笑着换药,查房交班时不忘讲个笑话。知道她喜欢看书,大家就找来各种各样的书给她看。最特别的还是医护人员从来没有以床号代替过她的姓名,总是叫她的名字。这让她忽然觉得自己好像不是一个病人。


在不懈的努力下,患者恢复良好。年前复查时,她便计划送一份暖心礼物。


伴随新春,

百岁老人康复出院


2023年1月1日,99岁高龄的肖奶奶被紧急转入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感染科五病区迅速开辟绿色通道,李宽医生针对性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经过治疗,肖奶奶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在除夕前一天,顺利康复出院。“能够和家人一起过一个团圆年,是我们最大的愿望,感谢每一位医护人员!”肖奶奶的孙子在出院时反复诉说着心中的喜悦。



这份特别的喜悦,让这个春节更添了浓浓暖意,也让每个正在“闯关”的老年患者和家属,增添了信心和希望


近1.7万人次就诊,近4000人通过96195综合平台或互联网医院咨询就医,春节假期,像这样的贴心健康呵护还有很多……


致敬

春节坚守的白衣战士!

新的一年

健康守护,始终如一!






扫描二维码,可用手机阅读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