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好!
转眼已是春节假期后的第一天
首先,祝福所有人
在崭新的一年
虎虎生威、龙腾虎跃!
元气满满、开工大吉!
伴随着新春的第一份祝福
还有一份浓浓的敬意
留给特殊的他们
是他们
在万家团圆的春节期间
坚守岗位、尽职尽责、默默奉献
给予生命最温暖的守护
他们的春节假期与众不同
向他们,致敬!
贺新年看春晚,是不可或缺的春节仪式感。
1月30日,在河南省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航空港区医院,以“众志成城,共抗疫情”为主题,河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策划了一台特殊的网络“春晚”。
这场“春晚”在科学防控基础上,采取线上“云播放”形式。
河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定点医院执行院长申志强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全体医护人员和家属表达了问候和祝福。医务部副主任胡波,护理部副主任李黎明、寇洁,感染管理科主任孙明洁,急危重症医学部主任秦秉玉及重症外科主任代荣钦、呼吸重症西病区护士长裴永菊等相继致辞,为春节期间依然坚守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们鼓劲加油。
春节期间,防疫救治工作仍然紧张而忙碌。这场特殊“春晚”的到来,让队员们的士气更加高涨。大家围绕抗疫主题精心录制节目,表达战疫必胜的信心。
晚会上,不仅有新年VCR特别拜年视频,美小护才艺展示剪窗花,还有热歌快舞、场外连线和节目表演,省医本部各科室也在“云端”热情参与,录制节目网络共享,为“战友们”助兴。长达20分钟的新年视频,多次戳中大家泪点。
晚会最后,所有在线人员全部打开麦克风和摄像头,一起高歌《我和我的祖国》。大家纷纷表示:特别的新年,特别的祝福,令人终生难忘。
1月31日是除夕,产房里,医护人员仍然在为迎接新生命而奔忙。
早上8点,助产士安晓玮和丁子瑶一接班,就有两个产妇快要生产了,她们立刻冲进产房接生。
正当她们为产妇助产时,又送进来了3位即将分娩的准妈妈!
已经交完班准备回家过年的夜班助产士赵琪和陈圆圆见此情况,主动留下来帮忙。
当天,共有7位准妈妈平安产下小宝宝。
其中一位顺产的二胎妈妈,因为胎位不正,产程比较长。产科副主任医师陈睿,高年资助产士贺新芳和安晓玮努力为她纠正胎位将近1个小时。在医护团队的精心呵护下,产妇终于如愿顺产。她感谢道:“说真的,我一直挺希望能顺产一个牛宝宝,谢谢你们,让我在除夕这天心想事成!”
安晓玮和丁子瑶一直忙到下午4点,才来得及坐下喝口水、整理文书。
过年要团圆,但因病情无法回家的重症患者怎么办呢?在省医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为患者们准备好了最暖的答案。
除夕当晚,重症监护病房各病区的医护人员为每位患者送上了“祝福红包”和寓意团圆的饺子,还借助平板电脑,让无法起身的患者看到了春晚节目。
每年这时候,重症医护人员都会用独有的方式与患者一起过新年,就是为了让他们知道:您不是一个人在这里与病魔战斗,我们都在!
一盒盒团圆的饺子,一次次面对面的关怀……除夕当天,住院患者收到了来自医护人员的新春祝福,而医护人员也收到了来自患者的“特殊礼物”,一面红彤彤的锦旗!
原来,1个月前,这位患者因肺部多种真菌感染,徘徊在生死边缘。经过中心ICU五病区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就在新年来临之际,患者病情终于得以好转。“我们和患者一直都有约定,一起过除夕,一起吃饺子!”医护人员说。
中心ICU一病区护士长胡玉娜介绍,春节期间ICU床位基本处于满员状态,所有医护人员都在轮班值守,时刻准备投入一场场“生命保卫战”。
大年初一,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护士孟文博值班。工作5年以来,差不多每年春节,孟文博都在病房里和孩子们一起度过。
病房里有6个小患儿,孟文博和同事们不仅要为患儿们换药、输液、抽血、打针,还要时时照看他们吃饭、洗澡、睡觉、看书,不容一丝闪失。
平日的儿童重症病房,就为小朋友准备了有许多故事书和绘本。孟文博介绍,“要过年了,科室同事们一起,特意给小朋友们都准备了红包和礼物,也会一起吃饺子,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开开心心,尽快痊愈。”
“多亏医生和护士的精心照顾,护士们差不多一天到晚都在围着孩子转。”小患者依依的妈妈感激地说,“虽然今年不能在家里过年,我和孩子爸爸只能在监护室外的家属陪护区守着孩子,但在医护人员的细心守护下,大家一起在医院过年,我们都很安心。我只想对白衣天使们说声谢谢,你们辛苦了!”
大年初二至初六,河南省人民医院互联智慧危重症转运中心的7名司机和9名医务人员全员在岗,5辆危重症转运车累计行程8600余公里。
中午11点半,2号重症转运车紧急接到任务:立即出发、奔赴南阳!转运一名白血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到省医治疗。顺利抵达后,医护人员顾不上休息,立刻和家属沟通、与当地医生交接,为患者转运做好充分准备。当转运车一路马不停蹄,护送患者快速、平稳抵达省医时,已是晚上8点多。
这一趟,2名司机、1名医生、1名护士往返近600公里。下午6点半,3号转运车接到任务,急需转运一名危重症心梗患者。工作人员闻令迅速出发。待他们护送患者顺利抵达省医时,已经是次日清晨5点。顾不上一夜的疲惫,随车医护人员立即和接诊科室沟通患者病情,在最短时间内实施救治。而疲惫的司机师傅则直接在值班室里和衣而卧,抓紧宝贵的时间休息。
虽然是春节假期,但危重症患者转运从来不分昼夜。为了节约时间,每到饭点,医护人员常常只是短暂停车吃上一碗泡面,时间紧迫时,只能临时啃两个已经凉了的馒头。一切从简,为的就是与死神抢时间!
大年初二到初六,累计从南阳、许昌、安阳、罗山、滑县等22个市、县转运危重症患者25人。5天时间,25次转运,他们为拯救生命奋力前行!
大年初三凌晨2点,急促的急诊电话打破了夜的宁静。一位60岁男性患者上腹部持续疼痛半小时,无法缓解,请求出诊。
根据家属描述,患者有饮酒史,浑身无力,伴有恶心症状,发病前有饮酒及进食油腻食物史,乍一听像是消化系统疾病,但急诊医学科主治医师梁冰伟却隐隐觉得哪里不对。
出于职业敏感,他和值班护士冯鑫轲又立刻为患者做了心电图检查。结果竟提示为: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率低至33次/分,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血压偏低,随时可能出现心脏骤停,接下来的每一分钟都很关键!
急诊心梗绿色通道立即启动!凌晨2点半,患者被送至抢救间,急诊医学科张宝瑞医生接棒,全力维持患者生命体征,为介入治疗做好周全准备。几分钟的功夫,他已是满头大汗。凌晨3点,心内科主任医师楚英杰和主治医师宋慧慧为患者顺利植入支架。凌晨5点10分,手术结束,患者平安返回EICU病房。
在省医急救中心闯过“生死关”的,还有患者老蔡。
老蔡节日期间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入院后病情十分危重,随时可能猝死。
值班医护人员迅速投入到紧张的救治工作中:心电监护、吸氧、建立静脉通路、静脉给药、抽血完善急诊化验和床边辅助检查……主治医师李法良第一时间评估患者,完善相关检查。
经过冠状动脉造影发现,老蔡的心脏血管梗塞十分严重,仅剩一支严重狭窄的血管供血,其他血管基本陷入瘫痪,随时有可能“罢工”,尽早开通闭塞血管及时抢救至关重要!事不宜迟,医务人员当即对老蔡实施治疗,介入团队紧急开通他的闭塞血管,打通了“生命通道”。老蔡终于转危为安。
老蔡家人孩子远在他乡,无人照料,这次突然发病,更让他难上加难。李法良得知情况后,立即买来热乎乎的饭菜,叮嘱他好好养病,保重身体。
不善言谈的老蔡再也忍不住了,泪如雨下,哽咽着说:“谢谢你们……”
每一次生命闯关的背后,是医护人员始终如一的坚守。今年春节,宋金领又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这也是他连续4年在工作岗位上过春节了。
“从早上八点接班开始,一直忙个不停,别说喝水吃饭,上厕所都来不及。”由于患者很多是从外地转来的危重患者,一个接一个,宋金领和同事们根本没时间喘口气。
春节期间,省医急救中心共接诊患者2526人次,出诊61人次,抢救439人次,收入院235人次,为一个个面临生死关头的患者带去了希望。
正月初四,立春。对于73岁的张奶奶来说,这天更是个好日子,经过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航空港区医院30天的治疗,她要康复出院了!
不同于一般的患者,张奶奶双目失明,同时有阿尔茨海默症、精神行为异常、大小便不能自理等状况,是感染一病区医护人员的重点关注对象。为期一个月的治疗,白衣战士既是医生、护士,又是儿女、亲人。
由于沟通困难、依从性差,老人不能完全配合治疗,吃药也不按时按量,为此,副主任医师况红艳坚持早晚查房,细致观察病情和用药治疗情况,并要求医护人员多留心、多观察,保证治疗效果。在生活护理上,坚持把每顿饭送到床前,帮助喂饭、协助如厕,每半小时巡视一次病房......
医护人员一起无微不至、事无巨细照料着张奶奶的生活起居,并陪伴老人一起过了一个温暖祥和的春节。立春这天,张奶奶顺利康复出院,孙勇医生和朱永霞护士推着轮椅将她送出楼外。
为让病区里的患者都能感受到新年的喜庆,感染一病区葛运利护士长想方设法托人购置了一大批窗花、春节挂饰和新年公仔,与大家一起装饰病区,营造春节气氛。医护人员还把礼物还一一送到患者手中,为大家送去新年祝福。
收到礼物后,患者姜女士亲手将窗花贴在了病房的玻璃上,“我心安处即吾乡,有白衣战士在,我什么都不担心!新年愿望就是早日康复,和照顾我们的白衣战士一起在户外拥抱春天!”
春节期间,恰逢冬奥会开幕,刘友明护士紧跟时事,将可爱的冰墩墩画到了防护服上。他说:“希望能给病区的患者多一点新鲜感,同时也希望乐观进取、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能鼓舞这里的每一个人!”
春节期间,港区定点救治医院感染九病区的每一位患者,都收到了由白衣战士精心制作的“专属”新年贺卡。
“亲爱的xxx叔叔”,“亲爱的xx小朋友”,“祝您早日康复,虎年大吉!”
因条件限制,贺卡只是用普通的粉色纸制作,但每张卡片上,都极为用心地写上了患者的名字、妙趣横生的卡通老虎和“加油”字样的图案。
这一抹少女粉,就像有魔力般,点亮了隔离病区寂静的夜晚,温暖着每一个人。
贺卡的主创人员是九病区的护士长张博,她说,“在医院本部时我是儿科三病区的护士长,每年春节都会为患儿准备一些小礼品,而在这里,没有条件准备礼物,我们就想动手做一个有意义的礼物送给患者。”
张博把想法告诉李春燕、夏梦婷等人,大家不谋而合,一有空就商讨贺卡的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体会到了给他人准备礼物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夏梦婷说。
一位患者收到卡片后十分感动,第二天医务人员收到她在卡片背面的留言,其中写到:“祝亲爱的你们日后一切顺利,感谢辛苦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