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
郑州第一场雪刚刚过去
最低气温零下1℃
全市启动第2轮全员核酸检测
当天,郑州要在6小时内
完成1260万人核酸采样
平均每秒要检测583人
早上7点多
10来辆大巴车
载着河南省人民医院
787名白衣战士
赶往大石桥、凤凰台、丰产路
南阳路、花园路街道社区
执行核酸采集任务
各个核酸采集点
市民们一大早已排成长队
天气寒 时间紧 任务重
队员们带着工会贴心准备的
暖宝宝、护手霜
开始了紧张的奋战
挑战、意外、温情、感动……
严寒中
他们体验着种种滋味
作为丰产路街道总负责人,河南省人民医院李珍护士长要带领190名医护人员,完成9万人的核酸采集任务。除了寒冷,紧迫的时间是医护人员面临的更大挑战。
金城时代广场人口数量多、密度大,社区居民近3万人。
泌尿外科三病区护士长王飞杰和33名医护人员在此奋战。一大早,街道两侧等待检测的群众已经排起了长队,7个工作台位全开,全力保障采集进度。
作为7次参加核酸采集任务的抗疫老将,护士甄玉玲和同事分享了许多实用的窍门:
用胶带固定密封口罩,可以减缓眼镜和面屏被哈气打湿,避免模糊一片,无法视物;在下一组检测人员到达的间隙,快速搓手、烤火,缓和手指因寒冷导致的僵硬麻木……
中午12点,为了加快进度,金城时代广场又增加了3个采集台。本应该换岗下班的大白战士,在吃过饭后稍事休息又匆匆上岗。
而整个丰产路街道,在检测人员没有增加的前提下,采集台由55个增加到74个。
护士董晶说,“只有和病毒赛跑的紧迫感,想尽可能地提高速度,没有觉得很辛苦。”
大疫面前
舍小家顾大家的医者担当
几百名医护人员在最短时间内集结“冲锋”,速度的背后,是不惧辛苦、无畏伤痛、不计得失的医者担当。
骨科护士杨飒,刚刚结束夜班,听到第二轮核酸检测即将开始的消息后,主动报名参加。在检测现场,她始终站着为大家检测核酸,一旁的护士长几次为她提供椅子,她都委婉拒绝。
护士长细问之下才知道,几天前,她意外拉伤了右腿韧带,现在不能屈曲坐下,正好站着为大家服务,既方便了检测,也能缓解疼痛。
血液净化中心护士王敏,1月7日本来是她的轮休日,4岁的儿子又发烧39度多。她仍主动加入第二轮采集核酸队伍,为纬五路二小的小朋友们采集核酸。
出发前她对儿子说:“妈妈去给别的小朋友采集核酸了,在家等妈妈回来。”纬五路二小的老师感慨:“您真是舍小家顾大家,真心感谢您!”
王敏说,很多同事都跟她一样,坚持要求主动放弃休息日参加核酸采集。
病房手术室尚坤护士长是河务局社区采集点负责人。1月5日,因为面对记者的镜头时,她突然哽咽,情难自已,被大家赞为“寒冬里最暖的眼泪”而走红。在这次的全员核酸采集中,她再次冲在了一线。关注一线人员防护措施是否到位,协调紧急突发状况,统计采集进度,忙得不亦乐乎。
问到那天为什么会突然落泪,尚坤说,“就是感觉我们的城市太不容易了,有好多话想说,又说不出来。”
早上9点,河务局社区采集点,井然有序的队伍里,突然一阵骚动。一位阿姨因为身体不适,突然意识丧失,直直倒在了前边群众的身上。
“有人晕倒了!”听到呼救,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孟令娟、赵涵,规培医生邱磊以最快速度跑了过去。
在采取相应急救措施后,阿姨的意识慢慢清醒,情况好转,却怕给家人添麻烦,不愿到医院就医,不愿告知家属联系方式。邱磊一行只好将阿姨扶到室内休息,并密切关注。可在休息过程中,这位阿姨再次突然晕厥,幸好医护人员就在身边,及时采取措施后,阿姨情况再次好转。
经过耐心沟通,大家终于联系上其家属,并一直守护到亲属抵达现场。
这是规培医师邱磊第一次参加核酸采集工作,他说“能用所学守护群众健康,很有成就感!”
温柔一跪
只为守护住孩子的笑脸
在三十四中检测点,许多来检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老人行动不便,孩子幼小难以配合,为了方便他们检测,队伍为他们开启了“绿色通道”,有两个检测台为他们预留。
中医科主治医师郜然然就是其中一员,一上午的时间里,为了减轻儿童的紧张,她不时就要跪在冰冷的地面上,用棉签小心地给他们做测试。
尽管时间紧、任务重,但郜然然依旧细致认真,每一个动作都规范到位,她说:“能够守护孩子的笑脸,这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另一个检测台旁,乳腺外科一病区护士徐涵在寒风中站了足足一上午。她说,她多站一会儿没关系,能让老人能少站一会儿才是目的。
她的行为得到了老人及家属的认可,来检测的老人纷纷表示,我们也站着测就行,不给你们添麻烦。在双方的相互理解配合下,队伍迅速的缩短着,大家都说,队伍每缩短一分,我们就离战胜疫情近了一步!
测完核酸
孩子们向Ta们敬礼鞠躬
她们的辛苦群众看在眼里,并以实际行动表示理解支持。
花园路街道办事处戊院社区核酸检测点,志愿者们及时送来了电暖器、暖手宝等取暖设备。公共卫生医学中心感染一病区护士尚学敏说:“暖手宝我们虽然顾不上用,但心里暖洋洋的。”
工业园社区,有热心群众拎了两包热酸奶,默默放下后迅速离开,医护人员连谢谢都没来得及说。
丰产路小学,测完核酸后的孩子们纷纷自发地向医护人员敬礼、鞠躬。那天真可爱的动作,令现场的“大白”们内心瞬间被暖透。
战疫有我!
身为医护人员责无旁贷
此次省医检测队伍中,除了医生护士外,还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尽管他们的身份是学生,一袭白衣在身,守护健康责无旁贷!
麻醉科苏醒、儿科彭怡康等党员主动请缨,其余学员纷纷响应。150名学员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走上战疫一线,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经纬广场,一位奶奶采集完核酸后对面前的医生赞不绝口,称“今天是采集得最到位的一次”。
其实,为她采集核酸的河南省人民医院27岁规培医师朱科宇,今天是第一次“上阵”。
接到采集核酸任务后,朱科宇连夜加强学习穿脱防护服、采集核酸要点,第二天一大早又积极向带队的老年医学科三病区护士长路俊英学习经验,当天上午出色地完成任务,共采集200多人。
在经纬广场,这样的规培医师共有14个,占了一半。队长路俊英当天早上4点就开始做各种准备,出发路上还在一遍遍提醒注意事项,安排好防护、老手带新手等。新老队员们一起,圆满完成采集任务。
她一个人完成全园核酸检测
在省医幼儿园核酸采集点,消毒供应中心护士李雪莹从早上8时许带着装备只身一人入园,到13时整脱下防护服,一个人完成了幼儿园所有孩子和老师们的核酸采集。
摘下口罩,她说的第一句话是,“今天的核酸采集真顺利,孩子们真勇敢,我替他们感到骄傲。”
其实,在来到幼儿园之前,李雪莹根据过往核酸采集的经验判断,小孩子核酸检测经常会出现哭闹不配合的情况,再加上天气寒冷,采集速度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但当她来到幼儿园后,发现幼儿园已经为她准备好了电热坐垫和暖风机和热水袋,孩子们也在老师的带领下,扫码排队秩序井然,每个人都面带微笑。
“谢谢阿姨!”“阿姨你冷吗?”“阿姨你穿上防护服跟我妈妈一模一样。”“阿姨你饿不饿?”孩子们一句句的关心和幼儿园无微不至的保障让李雪莹内心感受到了阵阵温暖。
一系列数据见证了省医人的逆行担当:
医院共派出787名医护人员,其中医生303人,护士484人(含护士长55名),共完成5个街道、52个社区、91个点位、292个台位、15所学校、36所幼儿园和3个事业单位,共287928例核酸采集任务,787名医护人员个人核酸采集也在社区各采集点全部完成。
郑州速度背后
是无数医务人员的坚守
众志成城,战疫有我
让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