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至29日,我院召开“对标杆、找差距、提质量、上水平”学科工作汇报会及学科建设与学科评估座谈会。院长陈传亮、在家院领导、首席专家及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出席。
学科工作汇报会上,58个临床、医技科室及临床护理的学科带头人依次展示了成绩、剖析了问题、查摆了不足、汇报了思路。会前,医务部、科研与学科建设部、教育培训部、财务部等部门,对标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对照学科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分别从医疗技术水平、临床服务能力、经济效益、运营效能、质量安全、科研能力、教育培训等7个方面选取了十几个导向性指标,按照手术科室、非手术科室、医技及其他科室,对全院各专科进行了粗线条的评估;会上,院领导及首席专家分别结合科主任的汇报情况进行评价,形成了医院学科综合评价排名。
学科建设与学科评估座谈会上,首席专家依次对医院学科的发展现状、竞争优势、发展瓶颈、差距不足等进行了深入的点评分析,并围绕学科建设的重点难点,就学科带头人培养、科室精细化运营、信息化智慧支撑等提出意见建议。
陈传亮院长指出,这次学科汇报与座谈会既是对医院整体学科建设水平的全面梳理,也是对各学科带头人的全面检阅,更是在“十四五”开局布新的重点阶段,重塑学科发展体系的基础性工作,意义重大,十分必要。各位科主任总结成绩客观实在、查摆问题深入透彻、对标标杆选取科学、发展思路切实可行。特别是首席专家到会指导,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既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也是一次传导压力的述职。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医院将进一步优化重塑学科发展体系的工作重点,为推动实现“双高目标”蓄势赋能、夯实根基。
陈传亮院长强调,学科建设是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医院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医院、高质量国家区域医学中心的基石。建设高水平医院,关键在于建设高水平学科。当前公立医院已由“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要充分把握发展机遇,以学科建设高质量推动医院发展高质量,在国家加快构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中争先进位、跨越提升;在健康中国、健康河南建设进程中勇挑大梁、担当出彩。
一要珍惜成绩,在弘扬传承中坚定信心。在历届班子的带领下,一代代省医人团结拼搏、心血付出、砥砺奉献,为医院百年发展积淀了丰厚传承、打下了坚实基础。要坚定信心,赓续奋斗,传承优良传统,弘扬价值基因,壮大发展成果。
二要正视问题,在整改提升中赶超跨越。对标杆、找差距是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之一。各位科主任剖析的问题、短板和弱项,有共性的、有个性的,有医院层面的、也有科室内部的,都需要认真对待、尽快研究、抓紧部署,拿出一揽子真招实招硬招,拆壁垒、破坚冰、解痛点、疏堵点,推进整改提升,实现赶超跨越。
三要对标竞进,在推动实现“双高目标”中争先出彩。一是找准发展定位。学科带头人要关注新医学方向,找准学科定位,谋划学科发展,凝练学科方向,放大学科特色,重视学科交流,形成学科集群。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构建中实现直道冲刺、弯道超车、换道领跑。二是提升能力本领。学科带头人、科室负责人要坚持主动学习、持续学科、终身学习。要强化政治理论武装,加强业务技能学习,努力补长能力短板,弥补经验盲区,做到讲政治、懂管理、勇担当、善作为,确保医院各项部署落地见效。三是把牢质量安全。医院将围绕全周期、全流程质量安全管理,以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落实为核心,聚焦病历书写质量内涵、医疗技术管理、围术期质量安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临床路径等重点,实现质控督查、过程干预、动态监控。四是建强人才梯队。学科带头人要强化人才培养意识,要有自觉的胸怀和奉献的精神,尊重老专家,培养年轻人,选好后备军,确保人才引得来、育得好、留得住。医院将进一步加强青年后备人才培养,建立青年人才库,培养复合型高端人才。五是锚定创新驱动。把创新放在发展的逻辑起点、学科建设的核心位置。坚持技术创新与科研创新并重,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围绕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关键技术和卡脖子问题、重大疾病救治方案与策略,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充分发挥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功能,不断提升科研管理能力和水平,推动原始创新、科研成果孵化、创新成果转化。六是提升效能效率。学科带头人要主动应对药品、耗材零加成,DIP支付等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成本管控,更加注重效率提升。
最后,陈传亮院长要求,好的经验做法学科间要相互学习借鉴,存在的问题医院也要集中梳理汇总解决。各位科主任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对标一流,加压竞进,争先出彩,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推进学科建设,为推动实现“双高目标”夯实根基、蓄势赋能,在医院赓续发展的征程上创造出新的更大业绩,为健康河南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院长办公室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