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全身溃烂,换药如同“剥皮”……31天后重生

时间:2021-09-15

全身皮肤破溃糜烂

脓液伴着恶臭流出

水泡、红斑

疼痛、寒冷

坐不能坐

躺不能躺

每天都是在活受罪

图片

近日,河南省人民医院ICU五病区医护人员收到了一位75岁老人的感谢信和锦旗

虽然这不是该科室第一次收到患者的感谢,但是这位老人的经历与身心遭受的痛苦非同一般,令医护人员印象深刻


31天

老人从绝望轻生到喜极而泣

医护人员也经历了

迷茫、失望,最后重拾信心


诊疗,也许还是一个肝胆相照的过程。





全身恶臭流脓

过路人不禁干呕


图片

7月21日,来自商丘的75岁老人因为全身大面积感染被紧急转入河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中心ICU五病区。


一个多月前,老人全身大面积起水泡随后破溃,不断有组织液体向外渗出。


没过多久,老人的皮肤便出现了感染,全身通红,新痂落老痂,脓液粘附在破损的皮肤上。


不仅如此,老人身上还散发出一阵阵恶臭。甚至,过路人因为自己流脓的皮肤和散发的臭味,不禁干呕。


让老人痛苦的还不仅于此,剧烈的疼痛和全身无力也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坐不成、躺不成,睡觉成了问题。身体的病痛和内心的煎熬让他感觉每天都是活受罪





治疗屡遇难关

换药仿佛剥皮


转入ICU当天,虽然对老人的情况有了心理预判,但是见到他的时候,所有医护人员还是措手不及


病区主任代荣钦、主治医师张雪艳、护士长卫晓静和景孟娟也都不免一惊。



“老人的眼睛里都在流脓。”

该如何治疗和护理?

成为了摆在所有医护人员

面前的难题。


由于皮肤屏障被破坏,患者面临失温、感染等风险,大家将老人安置在独立病房。白蛋白低,低钠血症,皮肤多重耐药菌感染……


老人的多项指标显示异常。



代荣钦和张雪艳迅速组织会诊,确定治疗方案。老人所患为重度寻常型天疱疮



                                              重度寻常型天疱疮


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为表皮细胞松解引起,以皮肤、黏膜起大疱为特点。这种病依然是皮肤专科治疗及护理难点。


根据老人的情况,抗感染是治疗关键。张雪艳一边查询文献,一边结合实际调整用药。


一毫升的改变,可能是就是整个病情的逆转。在老人住院的31天里,医生们11次院内会诊,2次远程会诊,大家一遍遍查看患者病情,一次次调整治疗方案。


图片

老人的痛苦也给了医护人员重压,老人常常哭诉家中还有百岁老母亲需要照顾,感叹自己不能尽孝,医护人员看在眼中,急在心里。


团队尝试了不下10种治疗方法,药物精准到以毫克调整,但是治疗效果甚微时,张雪艳说自己的心态濒临崩溃。


是不是真的治不好呢?

到底哪里出错了?


张雪艳来到老人身边,把治疗情况和心里话告诉了他。老人说:“我这个样子,估计没多少人愿意治。你们比我的亲闺女还亲,治成啥样我都不怪你们。”


科室与全国皮肤病专家、感染科专家远程会诊,治疗方案得到了权威专家的肯定,这给了张雪艳不少信心。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内外兼治才能获得良好预后。拥有国际造口伤口治疗师认证的卫晓静在处理皮肤创伤方面经验丰富。她和景孟娟对老人十分上心,专门成立了一个9人的照护小组


图片

老人皮肤的结痂和脓液严重影响药物吸收,她们便和张雪艳、责任护士们一起给老人清洗。整整洗了3个多小时,大量污物将清水染浊。


他们又为老人消毒、上药、包扎,老人身上几乎没有一寸完整的皮肤。


最难的是换药。被体液渗透的辅料经常会和伤口黏连在一起,医护人员需要先将纱布小心剥离,再重新上药。“前几次换药就像剥皮一样,我们几乎是一毫米、一毫米地进行。”





皮肤焕然新生

老人出院后含泪视频


就这样,医护咬牙坚持,互相鼓励。大家为老人创新制作“保温棚”、“包扎马甲”,时不时还去跟他对唱戏曲、进行康复训练等。


图片

20天后,老人的情况明显好转,不仅感染得到了控制,并且新的皮肤快速生长,不少小伤口已经愈合。


图片     

                       老人全身的皮肤几乎焕然新生,

       脓液、破溃、异味消逐渐失。
             老人随之安全出院


近日,患者打来视频电话,感谢医务人员的付出。回忆起之前的痛苦过程,老人不禁落下泪水。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