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当尿中异常蛋白含量超标1247倍……

时间:2021-05-19

近日,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主任张宏涛团队采用先进的高截留量血液透析技术,成功使一位75岁患有严重并发症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脱离危险,安全迫降高于正常人1247倍的重要指标,使患者避免了再次诱发不可逆的脏器损伤。

这天,一位75岁的患者被紧急送至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该患者在1天前突然出现意识障碍,症状越发严重。EICU主任王龙安团队迅速完善相关检查,发现该患者尿游离轻链-λ高达14100mg/L,已经是正常值的1247倍。此外,患者的其他尿液指标也明显偏高,这意味着患者的肾脏功能正在下降,如果不紧急采取措施,患者很有可能发生脏器衰竭,严重威胁生命。

于是,一场涉及重症、肾病、血液等多学科的会诊立刻开始。专家们认为,老人患有多发性骨髓瘤伴肾功能进行性下降。这是由于血液中异常增多的轻链蛋白阻塞了肾小管,进而诱发骨髓瘤管型肾病所致。当务之急是要迅速清除增多的游离轻链蛋白,但常规血液净化治疗模式很难快速实现这一目标。

患者病情进展很快,现有的治疗手段只能勉强维持,时间分秒流逝,如何才能力挽狂澜?

血液净化中心主任张宏涛,副主任医师马旭、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疗)组长户俊凯、护师孙顺天等团队连夜讨论、反复推敲治疗方案。最终,他们决定大胆采用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高截留量血液透析治疗法。该项技术的开展,在全省尚属首次。

这种方法利用比传统透析膜孔径大2~3倍的高截留量膜,高效过滤血液,快速清除游离轻链蛋白。高截留量血液透析是近年来血液净化模式重要研究进展之一,已成为多发性骨髓瘤伴发严重肾损伤患者的重要治疗措施。因为透析膜孔径大,血液快速过滤时,容易引发患者低糖、低钾、低蛋白血症等不良状况,因此,该疗法对医务团队配合的默契度、操作的精准度要求很高。

首次上机,医护人员寸步不离守护身旁,连续6个小时密切关注情况。结果显示,首次治疗后,患者尿游离轻链蛋白下降至4370mg/L,下降率达69%,效果显著。整个治疗过程非常顺利,患者没有发生不良状况,治疗后,患者肾功能明显改善。

通过系统治疗,患者成功脱离生命危险,各项指标均明显好转,目前已顺利出院,转往下级医院进行康复。

副主任医师马旭介绍说,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肾脏是常见受累器官。约30%—40%患者在确诊时已出现肾功能损伤,10%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逆转肾脏病变可以有效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所以,高截留量血液透析能够及时有效清除患者血液中有害的游离轻链蛋白-λ,进而减轻此类患者的肾脏损害。目前全国范围也仅少数几家医院能够开展该技术。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