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全国手外科专家聚郑切磋

时间:2020-12-16

12月12日,2020年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第十届中南地区学术会议暨全国再植再造研讨会、河南省医师协会手外科医师分会年会在郑州盛大开幕。

本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主办,河南省医学会、河南省医师协会协办,河南省人民医院承办。会议还宣布成立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新一届青年委员会,并举办手外科青年论坛。

此次会议内容涉及上肢骨与关节、再植与再造、修复与重建、周围神经与肌腱损伤修复、先天畸形、基础研究、手部康复与护理等多个专业课题。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医疗机构的国内手外科学领域知名专家与我省医学同道汇聚一堂,切磋技艺、交流经验,共享手外科诊疗新技术及最新医学研究成果。

心灵手巧,手又被称为“人类的第二大脑”。手的功能究竟有多少、灵活度有多大?提到自己的“老本行”,国内知名的手外科学专家、河南省人民医院手足显微外科主任谢振军向记者列举出直观醒目的例子,据不完全统计,一本《新华字典》里带提手旁的汉字,每个字都代表着不同的手部功能。“提、挤、捏、摸、擦、拔……每个提手旁的字功能都不一样,所以手指头是非常灵活的,满足了人们工作生活的诸多需求。”

然而,在现实中,有一部分人因先天出生缺陷、意外伤害等因素,使原本一双能写字、能画画、能干事创业的手出现了手部畸形或残疾,亟需救治与重建。谢振军介绍,从目前临床就诊患者来看,患有多指、并指、少指等手部畸形,以及手部肿瘤患者逐年增加。“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实施,出生缺陷发生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多指、并指畸形就是婴幼儿常见的出生缺陷,此病一部分是遗传因素导致,还有的是基因突变或是环境因素、生活方式改变而致病。”谢振军说。

大多数的婴幼儿多指、并指畸形可以通过手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谢振军建议,患有手部先天畸形的孩子宜在1岁左右进行手术治疗。除此之外,根据畸形的程度,专家通常会选择3岁、6岁等学龄期节点前为孩子实施手术。“尽早做手术救治,不仅可以恢复手部外形美观,还可以得到较好的功能恢复重建,更重要的是降低手部畸形对孩子未来成长、心理发育带来的影响。”谢振军等业内专家同时呼吁,希望能将手部先天畸形救治纳入医保报销,为更多贫困家庭解除后顾之忧,让更多孩子得到及时救治。

近年来,因各种机器或者健身器材损伤、车祸等原因,造成断指或严重手外伤的发生率日益增多。令人欣慰的是,由于我国显微外科技术的快速发展,始终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现在几乎任何部位的断指都有“接活”的可能。但遗憾的是,许多人缺乏救治知识,出现意外伤害没有妥善保护好断指,从而丧失了宝贵的再植机会。

谢振军说,当遇到手指断离时,正确的做法,一是要对受伤的手指尽快止血包扎,二是用一块干净的布迅速将断指包裹好放入塑料袋,塑料袋外放冰块,再放入塑料袋或者保温杯,保持“干燥冷藏”。“在此基础上,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将患者送往医院,为医生接上断指赢得时间和机会。”

如果断指无法直接再植,受伤的手指是否还有“重生”的希望?谢振军介绍说,目前手指再造手术是在高倍显微镜的辅助下,从患者自体足趾及其他部位取材,“移花接木”,精确组装再造指体,再与缺损处进行血管重新吻合,以及骨、神经、肌腱、皮肤等修复重建。“这样做的目的,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脚趾及功能,再造手指的外形、功能和感觉更近似正常的手指。”(河南日报)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