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崭新亮相、风景独具!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病区搬新家啦!

时间:2020-04-28

在河南省人民医院,

一座小楼每天都在悄然发生变化

它在门诊东区“身后”

西住院部“跟前”,紧邻经二路

白天,月季、碧冬茄围楼盛放

晚上,一楼大厅和门外走廊灯火辉煌

就在本周,进出小楼的身影骤然增多

有医护人员,还有可爱的孩子们和家长

原来,是儿科二、三病区搬到了这里

快来看看孩子们的“新家”吧!


把最美好的风景留给孩子

楼的入口在楼体南侧与小广场连接处,从经二路上拾阶而上,几步就能走到门口;从门诊东区的东侧小门出来,也能直达。

四楼还有一个连廊,连接门诊东区四楼。必要时,医务人员即使在门诊楼上,也可以走连廊直通儿科病区。


这座小楼经过了一番精心改造之后,成为了儿科的专用病房楼。日前,儿科二病区、三病区已经整体搬入。

信步走进大厅,只见地面、墙面、立柱均为茶色大理石表面,反射着柔和明亮的光线。临街是一整面透明玻璃墙,外面的繁华街景一览无余。


这里的一楼为大厅,2楼、3楼为儿科三病区,4楼、5楼为儿科二病区。

一部电梯直达两个病区。乘坐电梯来到病区,地面墙面洁净无瑕,雅致、柔和、宁静。

在儿科三病区,袁先生(化名)和妻子正陪着两岁的女儿住院治疗。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病房,一家三口有说有笑。

“我们住过好几次院,以前在老病区,现在的新病区环境很好。做完治疗,我喜欢跟女儿在窗前看风景,能看到一排排绿树,东住院部外面的花草,街上行人。边看边给她讲,女儿很开心。”袁先生说。

东侧的病房,每一间都是“观景台”,黄河路到纬五路之间的街景,生殖医院、细胞广场、东住院部的风光,尽收眼底。在这里还可以看到正在火热建设中的健康文化广场,一旦建好后,更是一处不可多得的风景。

患者的“观景台”,同样也属于医生护士。不管是医护办公室,还是治疗准备室、处置室、穿刺室,都有大扇朝阳的玻璃窗。医务人员在忙碌之余举目远眺,可以减轻疲惫,放松身心。


匠心设计处处考虑医患感受

除了环境的改善,儿科楼还有哪些匠心设计呢?


“儿科疾病多数都比较急,现在有了独立的儿科楼,专用电梯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就诊患者、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都更加方便了,各方面的体验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儿科二病区主任刘爽说。

儿科二病区以小儿呼吸道疾病为主,三病区以消化道疾病为主,都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新病区的便捷,多数患儿家长都可以享受到。

每张病床都配备了先进的床旁呼叫系统,抬抬手就能直接跟护士沟通;

处置室专门设置了人脸识别系统,只有医护人员可以进出,避免了其他人误入带来的隐患,增加了医疗操作的安全系数。

“治疗准备室、穿刺室的柜子都是按照操作习惯量身定制的,比如治疗准备室这个搁物台,最下面一层刚好是我们抬起手放东西的高度,而且是开放式的,减少了开关柜门的繁琐,节约了时间。”儿科三病区护士长张博说。

“护士站的新体重秤是智能的,测量更精确,孩子们站上去也很开心!”儿科二病区护士长李倩说,“病房的衣柜也充分考虑到孩子和家长使用的方便,最上层是挂衣架,其次是放置被褥的搁层,最下面一层是放鞋子的,每张病床还配有衣撑,衣物有序摆放,病房干净整洁。”

开水间的卡通饮水机设置有凉水、热水、温水三种温度,“直饮、泡茶、冲奶都特方便!”一位正在接水的患儿家长说。


儿科整体服务能力逐步提升

随着儿科专用病房楼的启用,新生儿病区也正在紧张筹备中。届时,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床位将增至200多张。


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成立于1955年,迄今已有65年历史,是集医、教、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综合儿童疾病医疗中心,共有5个病区、6个亚专科、8个治疗单元。


除了呼吸、消化外,还有小儿神经内科病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儿童重症监护病区以及儿童保健科门诊。

科室是儿童神经系统疾病诊疗康复中心,同时小儿危重病抢救医疗设备先进,对各种原因的罕见、疑难、危重症新生儿及儿童患者,具有专业救治能力。


先进的转运暖箱和转运呼吸机,高素质的转运队伍,能够保证24小时重症儿童转运。PICU的ECMO团队,去年一年共开展7例ECMO转运,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儿科主任史长松介绍,近年来,儿科一直在充分整合综合医院的资源优势,提升对儿童的医疗服务水平。除了不断“内强自身”,医院其他临床科室的儿科组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如小儿外科、小儿眼科、儿童心脏中心、小儿血液组、小儿骨科组、小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组等。

依托河南省人民医院的整体实力,未来,患儿在这里一定会得到更专业的呵护,他们的健康也将如春天的花朵一般,灿烂绽放。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