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27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病例超280万。与持续攀升的感染人数相比,更令人不安的是,许多国家医疗资源不堪重负,抢救危重病人缺少特效药。
自从疫情发生以来,“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冠病毒引起的重症肺炎有效性临床研究”等多个有关干细胞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应急科技攻关项目立项。科技部相关负责人在近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在武汉已经完成超过200例干细胞治疗临床试验,安全性良好。
间充质干细胞凭借着免疫调节机制、抗炎作用、修复受损组织等特性,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中起到很好的作用,为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带来新希望。
早在2月1日,郑州大学附属河南省人民医院的“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新冠病毒引起的重症肺炎有效性临床研究”项目就获批准,成为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应急科研攻关项目。
海外网、光明网、中新网、科技日报、中国青年网、澎湃新闻发布同主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