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张CT影像,连经验丰富的胸外科专家看到时,也着实感到震惊。
影像显示:一个罕见的巨大肿块,仿佛一条凶狠的毒蛇,紧紧缠绕、压制在患者的气管周围。
恶性肿瘤,位置凶险,呼吸举步维艰,左肺功能濒临丧失,患者四处求医、治疗无果……如果再不能力挽狂澜,生命随时将面临死亡的威胁。
一场超高难度的生命逆转,4月2日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上演。
当天上午,历时6个小时,河南省人民医院胸外科魏立团队,成功实施了全国首例ECMO支持下序贯右侧气道重建、左侧肺癌根治术。
凶险!“巨蛇”缠绕的气管
半年前,50岁的张先生出现不明原因的反复胸闷、咳嗽,在附近的诊所进行了简单的消炎治疗,却不见丝毫好转。
原本想着要去大医院好好查下,谁知各种事一耽搁下来,他的病情急转直下,很快发展到重度胸闷,感觉连气都快喘不过来了。
到医院一检查,这才有了文章开头那张令人揪心的影像报告。
巨大肿瘤长在心脏大血管后方,像藤蔓一样死死缠住气管,位置凶险,病人左肺已经因压迫闭塞近乎失去功能。
气管镜活检病理提示:这是一种罕见的腺样囊性癌,如果任由肿瘤发展,气管必将被完全堵塞死,张先生将不可避免地出现窒息,危及生命。值得庆幸的是,肿瘤目前属于低度恶性,还没有发生全身转移。
张先生在多地多家医院求医,均由于手术难度和风险过大,始终未能进行有效治疗。终于,他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胸外科找到了希望。
胸外科主任魏立经过仔细问诊和阅片,凭借多年来实施肺移植手术积累的丰富气管外科手术经验,判断张先生的病情虽然相当严重,但依然存在手术机会,一定程度上存在根治的可能。

他一面安抚患者情绪,一面顶着巨大的压力,立即着手研究最佳治疗方案。听到大夫说自己的病还有治好的希望,张先生喜极而泣。
首创!移花接木逆转生命
考虑到患者病情的复杂性和手术难度,医务部组织胸外、麻醉、呼吸、重症等科室相关专家进行会诊,对患者进行气道CT三维重建,完善相关资料,针对患者的手术路径、切缘和预后进行了充分详细的研究讨论。
一套为张先生“量身制定”的手术方案,终于形成了。
这是一个极具创新性的手术方案。传统手术理念中,多选择肺部肿瘤同侧作为手术突破,但这一次,针对患者的左侧肺癌,专家团队决定先行选择右侧作为突破,序贯右侧气道重建,随后从左侧“进攻”,确保干净彻底切除肿瘤并实现右肺安全地重新连接。
这无疑是对传统术式的一次颠覆。
术前一晚,负责主刀的魏立主任带领团队反复沟通优化手术流程,对术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充分预判,连气管缝合的一针一线都经过了反复斟酌。
患者心脏后方的巨大肿瘤主体,恰好长在气管分叉处。被包绕压迫的下段气管、左肺支气管,都需要进行完整的根治切除。此外,还要将无瘤的右肺支气管重新接在主气管干净的断端。
整个过程惊心动魄,要闯过四道关口。
第一关,生命支持重建。
因患者左肺已经失去功能,而右肺手术需要肺叶塌陷,术前专家团队果断为患者建立起V-V模式ECMO生命支持。
第二关,颠覆传统理念,经右胸呼吸道重建。
胸外科团队从右胸行微创胸腔镜下下段气管及隆突切除术,游离上段主支气管,断下肺韧带,打开心包,保证R0切除的支气管断端无张力吻合,并将完好的右肺“移花接木”,重新连接在切缘无瘤的主气管断端上。
整个过程容不得半点闪失,专家团队屏息凝神,确保操作精准入微。
第三关,序贯左侧肺癌根治,实现R0切除。
专家团队进行序贯左胸入路操作,在胸腔镜下将左胸包绕气道的肿瘤与周边大血管小心分离,将肿瘤完整切除干净,同期将被肿瘤侵犯气管导致失去功能的左全肺行完美袖状切除。
主刀医生魏立,与贾向波副主任医师、姚文建博士、徐磊主治医生默契配合,历经6个小时的手术,行云流水,进展顺利。
第四关,自体生命支持恢复。

经过6个小时奋战,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成功撤机ECMO,苏醒后顺利脱机拔管,很快恢复了正常自主呼吸。
开展这样的术式在全国尚属首次,不仅实现了患者肿瘤组织的完整根治切除,同时也是对传统手术理念的颠覆和创新,具有肿瘤组织切除干净、预后效果好、生存期长等优势。此项技术的成功开展,未来将造福更多的患者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