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康复者血浆治疗、多学科会诊……河南省人民医院精心治疗重症患者

时间:2020-02-25

做好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事关每位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责任重大。疫情发生以来,河南省人民医院切实加强疫情防控和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累计接诊发热患者5999人次,截至目前确诊的18名患者已经全部治愈出院!


同时,为切实贯彻落实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能转尽转、能转早转、能转快转”的紧急转诊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医疗救治,河南省人民医院先后收治外院转入患者34人,其中重症患者12人、危重症患者9人。针对重症患者救治,实行院领导包干负责,指挥调度关口前移,集中整合最优质医疗资源,积极开展康复者血浆治疗、多学科远程会诊等科学规范医疗救治,发挥专家优势,切实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镜头一:积极开展康复者血浆治疗新冠肺炎


经过认真筹备、积极协调、精心遴选,河南省人民医院积极在新冠肺炎临床诊疗中应用康复者血浆治疗。目前,康复者血浆已应用于3名新冠肺炎患者诊疗过程中。


新冠肺炎康复患者,体内已经对特异的病原体产生体液免疫,血液中通常含有高滴度的特异性抗体,而输注恢复期血制品的患者可因此获得被动免疫,中和特异性病原体,最终清除血液循环中的病原体。恢复期血浆治疗主要用于病情进展较快、重症、危重症的新冠肺炎的患者。

在评估接诊12名重症患者、9名危重症患者基础上,河南省人民医院积极在临床患者应用康复患者血浆疗法。输血科积极向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申请康复者血浆;专家团队经过对症评估,选择合适患者进行治疗。


患者郭某,46岁,入院时发热、胸闷、咳嗽严重,症状不断加重,各项指标较差。经抗病毒药物治疗、氧疗、止咳化痰、营养支持、心理辅导以及多种方式综合治疗,患者症状持续无缓解,经过专家组会诊以及医院多方位协调,于2月21日上午,接受一次200毫升康复者B型血冰冻血浆治疗。此后患者症状逐渐减轻。


患者陶某,87岁,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性疾病,呼吸衰竭,治疗难度大,于2月21日下午,接受一次200毫升康复者B型冰冻血浆治疗。经过采取多种方式综合治疗,目前生命体征平稳。


患者方某,58岁,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性疾病,病情进展迅速,于2月22日接受两次400毫升O型血血浆治疗。经综合性对症治疗,生命体征相对平稳。


目前,医院正在筛选更多的患者开展康复者血浆治疗。


镜头二:三方远程会诊助力重症救治


为增强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2月20日,河南省人民医院邀请北京301医院、北京阜外医院专家,联合院内专家,对几位危重症患者进行联合会诊。


几位危重症患者中,一位87岁的患者伴有呼吸衰竭、低蛋白血症等诸多问题。基础疾病多、身体条件差,在治疗过程中合并心衰,病情危重。

当天上午11时,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互联智慧分级诊疗中心,院长邵凤民、副院长孙培春以及多学科专家团队马利军、张静、朱清、樊清波在现场就坐。前方大屏幕上,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刘卫青、李建朝、于丹3位医生阐述危重症患者病情,北京301医院解立新、周飞虎、张利3位专家在线参与讨论。患者各项检查、检验指标实时显示。三方医务人员充分沟通、讨论,为每位患者调整诊疗方案。

当天下午,多学科专家团队、一线医务人员还与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阜外医院张海涛教授共同为急危重症患者进行会诊。张海涛教授肯定了省医医疗团队前期的救治工作,对后期药物使用等进行了调整。


镜头三:派驻专家指导全省重症救治


2月3日晚,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晓菊带领支援南阳市抗击疫情第一线的省级救治专家组进驻南阳市。同日,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98岁朱某被收入南阳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


超高龄新冠肺炎患者的出现,引起了省、市专家组的高度重视,张晓菊主任带领的专家组随即投入“战斗”,组织会诊,制订治疗方案。

该患者年龄高,基础疾病多,且存在重度营养不良、不配合治疗等困难。历经反复发热、呼吸困难加重、心力衰竭、胸腔积液等多种险情。由于这位患者极高龄,肝肾功能均明显减退,所用药物均不能按常人剂量应用,稍有不慎会引起肝肾功能损伤。省市两级专家每日诊察,反复讨论,结合当日情况,及时精细调整病人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及营养治疗,注重心理疏导,同时中西医结合调节免疫,体现多学科精准救治。


2月8日,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气喘、呼吸困难逐渐改善。2月12日、13日两次核酸复检阴性,14日复查肺部CT下肺感染明显吸收。2月14日晚,经省市专家组会诊后,确定患者新冠肺炎已治愈,符合解除隔离标准。


98岁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朱某成功治愈,也是目前全国治愈的最高龄的新冠肺炎患者。


疫情防控紧要关头,张晓菊主任带领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下沉到南阳市以及各个辖区,深入指导当地危重症患者救治,协助当地专家组开展医疗救治工作。期间,36周孕产妇母子二人治愈,合并乳腺癌放疗术后、合并骨髓异常增殖综合征的这些高难度新冠肺炎患者逐渐康复好转出院,提升了南阳地区新冠肺炎患者治愈率,降低了病死率。

同时,由急危重症医学部主任秦秉玉担任组长的第5专家组,在周口会诊并制定救治方案、逐人逐项排查病情、评估治疗反映、判断治疗效果与预后,7天时间走遍了周口市11家定点治疗医院,行程1300多公里。


救治过程中,专家们的“两及时”共识贯穿始终——及时诊断,及时识别哪些病人有可能发展为重症病人,哪些重症病人有可能发展为危重症!采取强力救治措施干预其发展,继而提高整体救治成功率!


镜头四: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具体施治过程中,河南省人民医院中医专家全程参与治疗、中西医相互配合,有效降低了轻症向重症的转变,改善了临床症状以及抗病毒药物恶心、腹泻等副作用。

一方面结合国家指南推荐方案,另一方面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在病情的不同发展阶段,注重正邪盛衰的程度、寒热虚实的变化,以及表里部位的不同,及时调整治疗方,坚持中医药特色辨证论治。


中医药全程参与治疗,中西医互相配合,能够快速改善发热、咳嗽、咽痛、纳差、乏力等症状,减少轻症向重症发展。缩短住院天数,老年患者恢复期结合健脾补肺、气阴双补等治疗方法,显著提高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在重症方面,不仅可以改善主要症状和相关指标,还可以减少向危重症转变,降低病亡率。


一位女性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克力芝后腹泻、恶心、呕吐,中医专家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给予霍香、砂仁、半夏、山药健脾和胃止吐,明显改善了患者的不良反应。


全方位加强重症救治


为切实加强重症救治,河南省人民医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进一步保障患者健康。

院领导包干负责。为确保每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得到最及时有效的救治,实行院领导包干负责制,负责统筹协调危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专家会诊、人员调配、指导督导等。邵凤民院长坐镇,院领导24小时值守,办公地点前移,实时掌握每位危重型、重型及合并基础疾病的高龄患者病情变化,及时组织专家团队会诊,调整诊疗方案。

统筹人力资源调配。全院一盘棋,不分内外科,全员无条件服从安排。选派高年资、高职称医护团队进驻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定期轮换;由新冠肺炎防控办公室根据各专科上报的疫情防控后备队员名单,挑选有责任心、业务能力强、身体素质好的队员及时予以补充。所有重症医学单元实行统一管理,根据疫情需要,由中心ICU负责统一调配。

多学科会诊及时高效。紧急组建多个由呼吸、重症、心血管、肾内、内分泌、消化、中医药等专业构成的多学科会诊团队,针对每位疑似或确诊病例及时会诊,制定最佳诊疗方案。由医院最资深专家领衔,对每位危重型、重型患者,坚持早晚两会诊与随时会诊相结合。

重症地区救治团队派驻管理。为最大限度保证重症患者医疗救治、降低死亡率,组建两支专家团队支援南阳市、平顶山市,对不宜转诊患者进行全力救治;对各地区派驻救治人员组团建制,形成救治专家团队,统一制定诊疗方案,提高重症患者救治能力。

加强生物安全管控。检验科、科研与学科建设部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加强生物安全管控,邀请相关专家指导,做好穿脱防护服培训及演练、相关生物安全培训、试剂盒操作培训、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演练。2月1日,正式启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全力保障新冠肺炎患者诊断。

公共卫生医学中心专楼专用。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全楼封闭,专楼专用,合理划分发热门诊、实验室、隔离病房、留观病房、医务人员工作及生活区和重症病房。

启用隔离病房新冠楼。一次性建成启用拥有33张负压隔离病房的公共卫生医学中心新冠楼,区域相对独立、流向合理顺畅、设计标准规范、配套智能高端、防护安全可靠、服务人性关怀,是我省乃至我国疫情防控时期建成标准负压隔离病房最多的智能高端病房楼。

做实分级分类防护培训。多次组织开展全员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培训,做好科内培训,对重点部门、岗位人员进行针对性强化培训。通过视频教学、线上考核、多站式教学、一站式考核等方式,在护理人员中开展新冠肺炎护理工作分级防护知识及技能培训。

保障医护人员零感染。严格规范公共卫生中心、留观病房、隔离病房重点区域,标识清晰明确,确保人人按照规范操作;建立病区质控小组,将高风险操作拍摄成视频,及时监督、及时培训;规范工作人员沐浴、更衣、漱口等环节消毒流程,加强生活区日常、消毒管理,做好体温监测和体检;专门煎制中药汤剂,供医务人员使用等。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