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健康报:河南战“疫”:画好防控与救治两条作战线路图

时间:2020-02-17

面对胶着状态的河南疫情防控态势,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阚全程画出防控与救治两条作战线路:对信阳、南阳、周口等疫情比较重的地区进一步加大排查力度,尽最大努力切断病毒的传播链,积极救治病人,扩大救治队伍;支援疫情比较严重的地方做好医疗救治工作,建设和启动远程在线会诊指导系统,发挥信息化优势,使专家在省级医院就可以指挥基层定点医院开展救治工作,提高各定点医院救治能力。


2月3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派出39名省级专家紧急前往该省17个地市支援基层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医疗救治。


河南严令:省级专家到受援单位后,要迅速了解当地疫情医疗救治工作,充分发挥省、市级专家组力量,完善中西医协同机制,并深入隔离病区,参与重症、危重症病例治疗,协助当地有序开展医疗救治,尽最大可能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重症患者死亡率。


橘井泉香共度厄


由于是人口和劳务输出大市,周口成为河南疫情重灾区之一,自1月23日发现首例确诊病例以来,累计病例直线上升,位居河南前列。


风雪路,同舟渡。随着疫情的不断蔓延、就诊人数持续攀升。周口市医护人员的高负荷工作,防护物资不足、人力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凸显。而河南省人民医院秦秉玉教授、河南省胸科医院乔亚红教授、河南省中医院孟毅教授组成的专家团队抵达周口,缓解了该市高水平医疗救治专家缺乏的困境。


2月4日上午,专家们赶赴集中救治危重症患者的周口市第五人民医院,这里收治着11例确诊患者。专家们首先对两名重症患者进行了详细会诊。从救治方案、专科护理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随后又对其它9名普通患者逐一梳理和指导。


拥有150多万人口的太康县是周口市的疫情重灾区,先后确诊患者9位,专家们马不停蹄地赶到太康县人民医院时已经是晚上6点多了。


这是一例聚集性病例,朱姓一家四口,因儿子从外地回来,传染了一家人。会诊中,专家们及时观测到朱姓男子有呼吸衰竭的前兆,迅速做核酸检测,结合氧合指标,动脉血气情况,专家们与当地医务人员一起通过临床操作,改善患者氧合指标。及时的处理使朱姓男子从重症趋势回缓到普通病症。


会诊并制定救治方案、逐人逐项排查病情、评估治疗反映、判断治疗效果与预后……每天,专家组的时间排得密不透隙。7天时间,他们走遍了周口市11家定点治疗医院,行程1300多公里。共会诊确诊及疑似新冠肺炎患者90例,其中确诊患者68例,危重症患者5例。救治过程中,专家们的“两及时”共识贯穿始终——及时诊断,及时识别哪些病人有可能发展为重症病人,哪些重症病人有可能发展为危重症。采取强力救治措施干预其发展,继而提高整体救治成功率。


远程与中药共发力


专家们说,远程会诊指导、对口帮扶、及时下发诊疗指南等,这些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打出的“组合拳”是他们感受最深切的,多种举措齐发力,对抗击疫情起到了有力的作用。


从2月3日接到任务当晚赶往南阳后,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晓菊的心思就一直放在当地的新冠病毒肺炎的危重症患者身上。作为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抽调的高级别专家,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发挥专业优势,深度指导当地危重症患者救治,千方百计避免患者死亡。


这两天时间,在南阳市中心医院、南阳医专附属医院,通过远程会诊的方式,张晓菊和同组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冯敏主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内科何廷忠教授,会同当地医疗救治组成员,共同会诊了8位患者。


8位患者的病情都比较复杂,有的是孕期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和家属都很焦虑,该怎样进行治疗,非常考验专家们的功力。让南阳专家组引以自豪的是,2月11日他们就采取了输全血模式的救治方法,很多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大幅度的缓解。


“每天说很多话,多到自己现在不想说话。”张晓菊主任直言,作为专家组组长,自己无形中还担起了另一个角色“主持人”,每到医院,面对当地一线、二线医护人员还有其他对接专家,交流患者病情、沟通治疗意见、商讨下一步治疗方案等,事情一件接一件,说话几乎没停过。


13支专家组,对接17个地市,带着使命、带着技术奔波在中原大地。这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基层医院虽然在软硬件设施方面相对不够完备,但所有人全身心投入工作、坚守岗位,各方爱心不断汇聚,不少患者通过治疗,病情已经明显好转。我们一定不辱使命,有信心和战友们一起取得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这是所有专家们的心声。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