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紧急抽调专家组支援基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救治工作的安排部署,河南省人民医院第一时间组织秦秉玉、张晓菊、陈卓昌、邵换璋、杨志刚、忽新刚6名专家,前往周口、南阳等地,派驻当地医院支援基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
按照医院安排,医务部第一时间制定方案,组织调配相关专家,妥善安排调配院内救治工作,并会同院办、感染管理科等多部门安排专家派驻基层所需的医疗防护用具,合理规划行程,建立院本部与派驻专家的密切联系和工作反馈机制,6名专家已如期进驻基层医院并立即开展工作。
周口
2月4日下午,太康县人民医院远程会诊中心,急危重症医学部主任秦秉玉神色凝重,聚精会神地听着当地医生介绍病情。
这是一位病情较重的老年患者,一家四口都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老人有多种基础性疾病,目前出现呼吸衰竭,当地医务人员正感棘手之际,重症医学专家秦秉玉的到来无异雪中送炭。

秦秉玉会诊后,对下一步救治方案给出了指导意见,并建议尽快将患者送往上级医院。随后,患者被转往周口市第五人民医院(传染病医院)。
就在当天上午,秦秉玉还在周口市第五人民医院会诊了另一例重症患者,并将情况上报给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由指挥部协调转往省级定点医院进一步救治。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救治十分关键。派驻周口以来,秦秉玉不但了解了周口市第五人民医院、太康县人民医院、项城市人民医院、沈丘县人民医院等定点医院每位确诊患者的病情,更是对重症患者的整体治疗严密把关,协调各方及时转诊,使重症患者得到了有效治疗。
每天忙完回到住处,都已是深夜。但他觉得,参与河南省卫健委组建的专家小组深入基层定点医院支援整体救治,非常有意义。这对进一步掌握病情救治的专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是及时有效的举措。
南阳
2月5日下午17时许,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晓菊终于有时间完成儿子的一个心愿——录制一段1分多钟的短视频,给孩子们讲讲怎样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从2月3日接到任务、当天晚上赶往南阳后,张晓菊的心思就一直放在当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危重症患者身上。作为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抽调的高级别专家,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发挥专业优势,深度指导当地危重症患者救治,千方百计避免患者死亡。
妈妈要去南阳指导救治了,儿子特别自豪,在视频聊天里就跟同学们说起这件事儿。同学们就羡慕地说,能不能让你妈妈给录点东西,教教大家怎样自我保护。可张晓菊真正将这个视频录制好,已经过去了好几个小时。
从春节前夕到现在,自己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丈夫康谊是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冲锋在抗击疫情的前线,已经是工作常态了。张晓菊的儿子经常自己照顾自己。这次出门执行任务,只好委托老家的姐姐过来照顾。
两天内,在南阳市中心医院、南阳医专附属医院,通过远程会诊的方式,张晓菊和同组的专家、当地医疗救治组成员,共同会诊了8位患者。
8位患者的病情都比较复杂,有的是孕期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和家属都很焦虑,该怎样进行治疗,非常考验专家们的功力。
毕竟,在每一个渴望成功救治的生命面前,都需要更加详细全面的问诊、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常常是为了弄清楚一个患者的病情,他们一讨论就是半天时间,感觉口干舌燥。而为了会诊更多的病人,中午又是匆匆忙忙扒拉几口饭,就又投入到另一位患者的会诊中。
平顶山
23:00,夜已深,紧急电话却在这个时候突然响起:一名来自鲁山县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需要立刻转运至平顶山市传染病医院。
伴随着连夜转运的开始,平顶山市传染病医院的专家医护团队紧张忙碌起来,这其中,就有河南省人民医院派驻平顶山市传染病医院、支援当地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呼吸内科专家——陈卓昌。

患者到达医院后,早已准备就绪的医疗、护理、感染、保障等工作小组按照疫情防控期间周密制定的工作流程,紧张高效、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
各项流程都很顺利,但会诊过程却复杂得多。患者男性,69岁,多年糖尿病史,当前病情较重。综合判断,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中,这类年龄偏高且有基础性、慢性疾病的患者,稍不留神,病情就容易进一步发展。
陈卓昌当即会同当地专家详细梳理患者病史,结合相关检查报告综合判断病情,每个细节都要反复商讨,在有限的时间内,力求制定出最符合患者身体状况的治疗方案,会诊一直持续到凌晨3点,诊室的灯光一夜未熄……
派驻到平顶山不满3天,对陈卓昌而言,这样的工作节奏和强度,已经是常态。按照省卫生健康委安排,在平顶山市传染病医院,他主要负责与当地专家团队共同开展会诊、查房、沟通等一系列诊疗工作,参与指导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鹤壁
“定点医院的整体管理相当规范,防控意识也比较强,对早期疑似患者的筛查十分严格,不漏掉任何可疑的患者,患者都得到了有效的留观、诊断。”急危重症医学部副主任邵换璋欣慰地说。
她所在的第11小组赶赴的是鹤壁地区。2月4、5日,他们先后走访了浚县人民医院、淇县人民医院、鹤壁市第三人民医院、鹤壁市人民医院,在走访中发现了基层一些非常好的经验做法。

同时,对基层反映的在诊断和治疗上遇到的难题,邵换璋从专业上进行了手把手的指导。对需要进一步协调解决的其他困难,邵换璋与队友汇总后上报给防控工作指挥部。
在两天的时间里,马不停蹄走访4家医院,结束后还将继续赶赴濮阳,进行下一站的走访。
为节省时间,邵换璋把头发利索地梳成辫子盘了起来。她说:“行程比较紧张,每家定点医院都要走到,对大家的疑问每一个都要解答清楚。但比起疫情一线的同事们,我并不觉得辛苦。”
安阳
穿着层层防护服,在急诊呼吸门诊坐诊8个小时……2月3日,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杨志刚结束坐诊工作后,没有回家,也顾不上休息,就直奔安阳。
作为第8小组成员的他,需要即刻赶往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安阳市传染病医院),这里承担着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

了解当地疫情、查看确诊患者病历、指导重症患者救治等,从当天晚上9点半赶到这里后,杨志刚和小组成员立即投入到指导救治重症患者的工作中。为了帮助当地更多基层医护人员,他们的手机24小时开机,即便是深夜,也随时接听电话。
身患糖尿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2月5日,11点左右,一名重症患者病情危急!这是一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由于身患基础疾病,情况不容乐观。
第8小组专家沉稳指挥,医护人员全力以赴。经过及时有效的抢救,患者的情况终于得到暂时的稳定。这时,杨志刚和同组成员才挤出几分钟的时间,端起盒饭,迅速扒了几口。
“快!快!又一名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接连抢救一直持续到16点左右。杨志刚才有空翻看手机,有好几个未接来电,都是当地医护人员的求助电话……
驻马店
“一名63岁的确诊患者,目前病情加重,明显呼吸窘迫,已经给予了高流量吸氧,急需专家组的指导!”2月5日,接到当地卫健委的求助电话,呼吸重症专家忽新刚和同组成员第一时间通过远程设备,连线当地医院,了解病情、查看相关检查结果。
经过详细会诊,专家组给出了中西医用药和治疗方案。

这是同样接到命令的第6小组,由忽新刚和另外两家省级医院的一名中医专家、一名感染专家组成。地点是驻马店市,任务是负责这里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危重患者、疑似患者的中西医会诊、救治工作。
“一名41岁的确诊患者目前呼吸窘迫”“一名31岁的确诊患者有明显的焦虑、恐惧”……一周的时间很宝贵!会诊完确诊的危重患者后,专家组还要对疑似患者的诊断进行指导。为了将更多时间留给需要的患者,距离较近的患者,专家组直奔医院,指导救治。距离较远的患者,专家组则选择通过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的远程设备,线上会诊。
基层医院的防护物资更宝贵!为了给基层医护人员节省防护装备,接到会诊求助后,专家组赶到当地医院,借助通讯设备指导一线医护人员开展治疗工作。
当他们结束当地会诊工作后,还将继续回到一线“战斗”。
“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作为专家派驻到基层医院支援防控工作,这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基层医院虽然在软硬件设施方面相对不够完备,但所有人全身心投入工作、坚守岗位,各方爱心不断汇聚,不少患者通过治疗,病情已经明显好转。我们一定不辱使命,有信心和‘战友们’一起取得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专家们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