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中国必胜!”2月6日下午,河南省人民医院公共卫生医学中心门口,在凛冽的寒风和细碎的雪花中,4位刚刚治愈出院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跟医务人员、媒体记者一起攥起右拳,高声呼喊。其中还有一位瑞典籍的华人患者。

随后,医患紧紧拥抱在一起。患难与共的情谊和对祖国母亲的深切爱恋、祈愿,令他们不由得湿了眼眶。有的媒体记者见状,悄悄擦拭眼角。
当天,共有5位患者达到治愈标准,4位患者同时出院。至此,河南省人民医院治愈总人数达7例。
4人同时出院,现场为中国高呼加油
“我们出院了,好开心!”2月6日,4名治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手抱花束,眉眼含笑,走出河南省人民医院公共卫生医学中心隔离区。
他们尽情呼吸着雪后的清新空气,一连声对医务人员说着谢谢。
言语已经不足以表达内心的感激,他们紧紧地拥抱了住院期间精心照料他们的医务人员: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尚佳,医务部副主任胡波,护理部副主任张俊梅。
医务人员也紧紧地拥抱和祝福他们:“从今天起你们自由了,跟健康人都是一样的,好好开始你们的新生活!”
42岁的韩女士含泪把花束献给了尚佳主任:“这花应该送给你们,你们最辛苦,也最伟大!”

在医患互相勉励祝福之际,中华儿女同呼吸共命运的悲壮之情油然而生,感人的一幕出现了:3名医务人员、4名患者不约而同举起右拳,庄严地呼喊:“加油,中国必胜!”
轻症患者康复较快,对病毒无需恐慌
河南省人民医院新治愈的5名患者,治疗过程均较为顺利。
35岁的江先生是瑞典籍华人,1月中旬到武汉旅游,归途出现乏力症状, 1月26日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1月28日转入河南省人民医院。入院后给予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目前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显示炎症明显吸收,两次核酸检测呈阴性,经专家组会诊讨论治愈。
42岁的韩女士长期居住武汉,1月22日从武汉乘高铁至驻马店,1月25日到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入住公共卫生医学中心隔离治疗,1月27日确诊,经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2月6日治愈。
32岁的侯女士,长期定居武汉,1月17日由武汉自驾至信阳,次日出现发热,伴咽痛、干咳、乏力, 1月23日确诊,1月29日转入河南省人民医院公共卫生医学中心隔离病房。入院后给予抗病毒、抗感染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2月6日治愈。
28岁的张先生,1月中旬前往武汉,1月20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1月30日从基层医院转至河南省人民医院公共卫生医学中心隔离病房治疗,1月31日确诊。入院后给予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2月6日治愈。
57岁的王女士,发病前无明确武汉居住史及旅行史,患者儿子及女儿曾接触武汉返郑人员。1月2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摄氏度,伴咳嗽,咳白粘痰,伴全身乏力,肌肉酸痛。1月26日至河南省人民医院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发热门诊就诊,收入隔离病房治疗。1月28日确诊。入院后给予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治疗,2月6日治愈。
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务部副主任胡波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大部分患者为轻症患者,本身治疗难度并不算大,只要规范治疗,大多10天内都能治愈出院。新型冠状病毒本身并没有那么可怕,群众无需恐慌。
相信自己,相信医务人员
“出院后,你们有什么感受,最想做什么?”
“只要活着,一切都好!”“想吃火锅!”“想给我的父母一个大大的拥抱,安慰他们受惊的心。”……
面对记者的询问,4位出院患者争先恐后地诉说着自己的心声。
其中,瑞典籍华人江先生尤其感触深刻。
他说,得知自己患病后,整个人的情绪跌到谷底。但来到河南省人民医院住院后,得到了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医生护士耐心讲解病情,并拿出院病例鼓励他树立信心。
“相信自己,相信医务人员!医院的伙食和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吃得好睡得好恢复得也快。在国外能吃到中餐都觉得很奢侈,但医院的中餐比国外的还好吃!”江先生说,这次患病,让他觉得人生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心里想开了很多。特别佩服医护人员,每天在高压状态下还能保持高水准的专业服务,不愧白衣天使的称号!
“我回瑞典后,要把这次的治疗经历讲给瑞典各界的朋友,告诉他们中国的医疗水平和对疫情的应对水平。我虽然换了一个国籍身份,但这张脸永远是中国人的脸,这颗心永远是中国人的心,我为祖国自豪!”江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