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们,用精湛的医术驱走疾病的阴霾;是他们,用日夜的付出书写生命的奇迹;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播撒温暖的感动;是他们,用家人的期盼换回百姓的安康。今天的他们,是甜甜蜜蜜的!还有3天,他们以这样的方式迎接属于自己节日的到来!

看到这个大大的奶油蛋糕,你想到了什么?是浓浓的祝福,也是甜甜蜜蜜的回味……其实,这是在一个特殊的现场,不仅有甜甜蜜蜜的蛋糕,更有散发芬芳的书韵,一群知名专家们以特殊的方式感怀职业、抒发情怀。这块蛋糕上,写有“祝全院医师节日快乐”的滋养,代表着对医务人员的敬意,也分享着喜悦和欢乐。

这是今天下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举行的“幸福省医·经典共读”第二十一期读书分享会第二届中国医师节专场活动现场。舒缓悦耳的音乐,明亮温馨的会场,“致敬仁医 传承仁心”的主题字样在屏幕上播放,到场的每一个人都被轻松愉悦的节日气氛感染着。党委副书记兼工会主席武素英、副院长孙培春,医院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党总支书记以及老、中、青医师代表们共同聆听分享。分享会由刘琳、冯光主持。

受党委书记顾建钦、院长邵凤民委托,武素英副书记向全院医务人员致以节日的问候!她说,为迎接第二个中国医师节的到来,医院医务部、工会、宣传部、党办等多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大型义诊、优秀专家评选、科普大赛等系列主题活动。今天的“致敬仁医 传承仁心”读书分享会就是其中一项。我们要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弘扬新时期卫生健康崇高精神,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

祖国的发展,每一步都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体现。分享会一开始,副院长孙培春饱含深情地诵读了诗歌《读中国》,以浑厚的男中音,娓娓道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凝聚力。

作为一名医生,该怎样把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落实在本职工作中?90岁的皮肤科老专家朱钵给出铿锵有力的答案。这就是医务部副主任张建成的分享——《一位老党员的初心与使命:让群众少花钱、治好病》。

随后,朱钵老先生走上讲台,向广大青年医师送上了医师节寄语。老人家只说了一句话,掷地有声:“如何想办法把病人治好,这是我一辈子的决心!”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在建设研究型医院的今天,不仅需要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医护人员,更需要砥砺前行、开拓进取的医学巨匠和大师。河南省眼科研究所副所长雷博分享了《医学科学家汤飞凡》一书。

医学的历史,就是人类的历史,人类一直在为生存与健康而战。口腔科专家陈红莉分享了《极简医学史》一书,介绍了女医师的历史遭遇:用漫长的努力与奋斗,在医学上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


在生命临近终点时,个体应该如何不失尊严,体面地跨越终点?儿科主任史长松、血管瘤科青年医生龚毓宾,先后分享了《最好的告别》一书节选,就医学的价值进行了令人启迪的思考。

身为医生,时常要身负重压,如何在艰辛的医学道路上怀揣信心,成为顶天立地之人?华中阜外医院副院长程兆云以及心外科专家葛振伟、胡俊龙,分享了诗歌《如果》。

走进重症监护室,才能感受到潜伏在生命航道里的险滩,才能感受到医生和护士如何在这生命的险滩中率队领航。脑血管病医院神经外科ICU亚专科主任冯光分享了《医述:重症监护室里的故事》。

耳鼻喉科副主任刘宏建将自己从医30余年的思考和感受,浓缩成文,分享原创作品《新时代下的医生修炼》,为青年医生的成长带来启迪。

永远做新的事,就永远不会老。医学影像科主任王梅云诵读了《活好》,声声细语中道出了她的从医信仰。

在医学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会彷徨和迷惘,但并不会阻止我们前进的脚步!医务部副主任程剑剑分享了《做一名战士》,表达了医生职业的敬畏和向同事们的敬意。

在第二个中国医师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向这群最可爱的人道一声:“谢谢。”(宣传部 崔冰心 张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