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九旬老太太脸上长了“鸡蛋”!真相比想象得更危险......

时间:2019-07-12

年届九旬的程老太是邻里们羡慕的对象:一把年纪了还能拄着拐杖来回走动,子女孙辈儿都孝顺,也没什么腰腿疼的毛病。然而,两年前,她的左侧颧骨附近冒出来一个绿豆大小的疙瘩,不疼不痒,还被孩子们调侃为“长了青春痘”,却差点酿成祸端。


就是这个小疙瘩,逐渐长大到花生米大小、鸽子蛋大小……一拖延,就是两年。直到近两个月,肿块长到了鸡蛋大小;一个月前,肿块表面开始溃烂,辗转多家医院后,被怀疑为“皮肤癌”。由于肿瘤位置特殊、体积大,且老人为高龄,手术风险大,6月28日,家人赶紧将老人送到河南省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


口腔颌面外科彭利伟主任医师接诊后,先为老人完善了相关检查。常规检查过程中,彭利伟发现老人还患有高血压,且血压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请高血压科专家会诊后,将老人血压调整至正常范围;同时,与老人的家属商量手术事宜。


老人的子女很有顾虑:这么大的肿瘤,切掉的话,脸上留个坑咋办?彭利伟主任详细解释:肿瘤边缘相对清晰,应该可以较为完整地切除。切除后确实会留下一个坑,可以采用其他部位的皮瓣移过来填补,尽可能保持正常的外观。


经充分沟通,在对手术风险、各种并发症可能等考虑清楚的基础上,7月1日,彭利伟医师组为老人进行了肿瘤切除并移植皮瓣进行填补。3个小时的手术结束后,老人被送进ICU进行严密观察。次日,各项指标稳定的老人,又回到了口腔科病房。术后的病理结果显示,肿物为鳞状细胞癌。


由于老人年龄大,听力不太好,抽血、扎针等操作时,护士都要特别大声地告诉她。而老人听懂后,就会很配合地伸出胳膊。当然,老人并不是一直如此配合。每次输液前、拔针时,哪怕才上过卫生间几分钟,老人都会要求再去,家人只能一边劝说一边扶着过去。这个要求,也就多跑两趟卫生间的事儿,但总是抓脸就让子女头痛了。老人由于术后伤口遮盖敷料等,脸部感觉到有些异样,就总忍不住用手去扯纱布,陪护的家人得反复“哄着”,护士每次过来也百般劝说,甚至讲点别的事儿转移老人注意力,让她不要乱动,免得碰到了伤口影响康复速度。


目前,老人的伤口正在恢复中。


医生提醒:出现在身体表面的各种肿物,即使不疼不痒,也要引起注意,尽早到医院相关科室就诊,确定肿物的性质,根据情况决定继续观察还是手术治疗。万一从一个“小痘痘”长成“鸡蛋”,还发生癌变,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会导致手术创伤大、健康风险高、遭受痛苦多、病人恢复慢。建议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确保早日恢复健康。(宣传部 尹沅沅)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