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5
哲学家康德曾感慨
世间的一切美好,
莫过于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
对于年轻的准父母而言
宝宝是爱情的结晶,
也是一个家庭的心之所系
对于争取二胎的爸妈而言
第二个宝宝也是生命珍贵的馈赠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1723万人,是2000年以来历史第二高值,其中二孩儿占比超过50%,新生人口有利于国家人口均衡发展。
然而,这其中有一项数据却让人倍感刺痛:复发性流产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约5%!这意味着,大约上百万个胚胎在怀孕期间遭遇了流产,这背后隐藏着许多家庭的痛苦和遗憾。
精心呵护却反复遭遇流产痛苦,
多方就诊却很难找到准确病因,
这其中元凶究竟是“谁”?如何正确认识并有效治疗?
近日,一场专家云集的专业培训班,专为此而来!
为了提升全省各级医院相关专业对反复流产的诊疗水平,帮助患者尽早摆脱疾患,顺利生下健康的宝宝,4月21-22日,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遗传研究所主办了习惯性流产的诊断治疗新进展及典型病例分析培训班。
受邀而来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刘湘源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郑鹏生教授、河南省中医院褚玉霞等知名专家一起为全省200余名医务人员奉上10余场专题学术报告,分享反复自然流产诊疗领域的新技术、新经验。
典型病例
当流产开启“无限循环”模式
32岁的王女士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在6年期间流产了5次。在颇有“名气”的当地医院产科就诊,每次一怀孕就去保胎,从未耽误,但无论再怎么小心翼翼,还是无法阻挡流产的结局。
37岁的刘女士怀孕经历更是坎坷,她有过1次宫外孕、4次试管移植失败(1次生化妊娠、1次孕50-60天胎停、2次不着床),孕前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后就迅速甲减,像是陷入了无限循环的噩梦。
每一个反复流产的孕妇,都经历了多次生理和心理的巨大创伤。
专家解读
多种病因专业剖析
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遗传研究所主任、主任医师廖世秀详细介绍了关于复发性流产的概念和发病相关因素。
复发性流产的概念
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公斤而终止妊娠者称为流产。根据妊娠周数可分为早期流产(妊娠12周前的流产)和晚期流产(妊娠12周至27周+6天的流产)。
其中,流产分为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自然流产的发生率非常高,占全部妊娠的15%-20%,其异常症状主要是停经后出现阴道流血和腹痛。
早期自然流产一般先出现阴道流血,而后腹痛,继之排出胎儿。晚期自然流产一般先出现腹痛,后出现阴道流血,最后排出胎儿。
连续自然流产3次或以上者称为习惯性流产,国际上也称为复发性流产。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
廖世秀主任介绍,正常育龄女性怀孕时,胚胎在子宫着床,生长,再到分娩,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但有些女性在怀孕后却反复遭遇流产的困扰,其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
当前,随着生殖免疫学的快速发展,已经发现过去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大多数是由于免疫紊乱所致。
而最近临床观察还发现,血栓前状态也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发生。此类患者不仅在经济、身体和精神上遭到沉重打击,往往还动摇了家庭的稳定。
值得高度警惕的是: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多,病情会变得越来越严重,使流产的复发率越来越高。
根据统计,曾有1次流产史者,复发率约为25%;2次流产史的复发率可达30%;3次流产史的复发率大约35%;4次以上流产史的复发率则达50%以上。
打个通俗的比喻,如果把怀孕比作种庄稼。那么,优质的种子和肥沃的土地缺一不可。
反复流产的因素也可以归结为两大方面:一个是“种子”不好,出现了“问题胚胎”。另一个是“土地”不好,胚胎赖以生存的母体“环境恶劣”。
“问题胚胎”:染色体异常、男性精子异常
染色体异常:遗传物质是生物延续后代生命中最核心的成分。有些基因对妊娠过程起保护作用,有些基因对流产的发生有促进作用,此类基因被称为流产易感基因。
携带有流产易感基因者也会比常人更易发生自然流产。
胚胎或父母一方(双方)染色体异常是引起自然流产最常见的原因。
60%以上的流产或停止发育胚胎中可检测到各种类型染色体异常,而且流产时间越早,染色体异常检出率越高。
精子异常:父体如罹患全身慢性病,存在抗精子抗体阳性、精液异常或患有生殖器官疾病,平时有不良生活习惯及一些职业因素等,都会产生问题精子。
这些问题精子与卵子结合后很难正常成长,其形成的胚胎常会以自然流产等形式被淘汰。
母体“环境恶劣”:免疫性因素等
免疫性流产包括有同种免疫紊乱和自身免疫异常。
同种免疫紊乱是由于夫妻双方的白细胞抗原相容性过高,受孕以后母体不能产生对胚胎有保护性的“封闭抗体”,胚胎受到母体免疫细胞的攻击而停育。
自身免疫异常是由于育龄女性自身的免疫系统紊乱,产生各种各样对抗自身组织器官的抗体,这些抗体也可以破坏胚胎组织和营养胚胎的胎盘细胞,导致胚胎死亡。
目前对这类患者的治疗已经可以常规开展。
另外,黄体功能不全、高催乳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糖尿病妇女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包括甲亢和甲低)、子宫解剖异常、感染等因素,均与反复流产相关。
廖世秀提醒,有自然流产史的育龄夫妇,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详细检查,找准原因,对症施治。
这其中,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年龄偏大又想生育宝宝的夫妇更需要进行遗传优生相关检查,因为年龄的增加会带来身体健康状况的变化,要确保身体健康、具备孕育条件后再生育。
廖世秀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郑州大学研究生导师。河南省医学遗传学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河南省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河南省遗传、优生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产前诊断技术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出生缺陷预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遗传与生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遗传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科普协会遗传优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坐诊时间:周一、周三全天
我是省医人,我愿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