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北院区多学科联手救治1岁气管异物患儿

时间:2023-12-22

12月20日,平原城乡一体示范区一名1岁多的小宝宝吃腰果时呛入气管,病情告急,多学科专家联手施治,气管镜下为患儿取出异物。


腰果卡喉,小宝宝病情告急


12月20日下午,独自在家带着小孙子的李奶奶,给孙子贝贝(化名)喂了几粒腰果。由于贝贝气管炎还没好,吃时咳嗽了两声。意外就这么发生了。吃完腰果,贝贝开始剧烈呛咳,喘憋得小脸通红,口唇青紫,还吐了。咳出、吐出腰果碎粒后,贝贝依然呼吸急促,哭闹不止。


李奶奶的儿媳闻讯,带孩子紧急赶往附近的河南省人民医院北院区。孩子立即被送往抢救间,急诊科医生赵占江、护士关闯立即为患儿进行心电监护等相关救治措施。


在病区值班的儿科副主任医师赵子艳、主治医师董跃丽也赶到现场参与救治。这时,贝贝依然喘憋明显,呼吸费力,哭闹不止,心率达到190次/分(1~3岁儿童正常心率为100~120次/分),吸氧情况下经皮血氧饱和度只有91%(正常不低于95%),缺氧症状明显。


经儿科主任史长松会诊,贝贝需尽快行气管镜检查和异物取出术。


紧密配合,高效完成精细手术


与此同时,在省医PICU(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副主任医师程东良已经快速做好了术前相关准备。医护团队在镇静、镇痛基础上,局麻下为贝贝进行支气管镜检查。这种麻醉方式风险更低、清醒更快。


当支气管镜行进到左主支气管时,“肇事”的腰果出现在视野中。程东良使用支气管镜异物篮,顺利套取出了腰果。手术用时十几分钟。贝贝的呼吸困难症状立即缓解,很快就安静地进入梦乡。


经测量,这块腰果大小为0.6厘米×0.3厘米。


致命风险,专家提醒防患未然


程东良提醒,气管异物是婴幼儿常见急症,原因多为婴幼儿吞咽功能、咀嚼功能未完善,家长看护不当等原因引起。轻症会造成咳嗽、呕吐等,重则引起呼吸困难,甚至引起生命危险。


医PICU收治过多例严重气管异物的患儿。其中,驻马店一个一岁多的孩子,由于异物卡在气管,需要在ECMO支持下行气管异物取出术。还有的患儿,甚至在赶往医院的途中就失去了生命体征。


儿科主任史长松提醒,除了小宝宝吃坚果易发生意外,低龄儿童上课口含笔帽、小弹簧等文具零件,注意力不集中时也容易误将异物吸入气管。此类异物质地较硬、形态各异、体积偏大,容易嵌顿到气管内或声门之间,非常危险,手术取出难度大,甚至需要开胸取出。


家长应注意防范,一旦发现气管异物,要第一时间拨打120或到医院就医。(宣传部)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