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4日,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健康界传媒联合主办的2016年中国人文医院建设峰会在常州举行。来自全国的500余名参会代表围绕中国研究型医院建设的时代使命、医院品牌的人文魅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展开研讨与分享。我院纪委书记武素英作为特邀嘉宾代表医院以《培育人文情怀 搭建医患连心桥》为题,围绕公立医院人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作专题报告,获得与会领导专家的一致赞誉。

武素英书记从百年省医的概况、人文医院建设背景、举措以及成效等四个方面畅谈了公立医院人文建设的探索与思考,着重从党委重视医院文化传承,依托互联智慧分级诊疗服务平台打造健康服务体系,借助院史馆、人文讲堂、自媒体三个载体加强人文教育,用好人文关怀、便民服务、志愿者服务、环境营造四个抓手落实人文建设举措,落实五项制度强化人文建设支撑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多角度诠释了省医文化的丰富内涵,生动立体地展示了医院人文建设历程。
坚持一条主线,突出“人文省医”建设
河南省人民医院历届院党委高度重视医院人文建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相关工作。2016年,新的领导班子更将“人文省医”建设首次列入党委工作要点,对各项工作进行任务分解,全院各部门多措并举,确保人文省医的建设落到实处。
河南省人民医院112年风雨历程,一代代省医人传承、践行着“百年省医”的核心价值理念。医院通过院徽、院歌征集,院史知识竞赛、征文比赛、院歌比赛等活动不断强化,使医院人文精神不断深化,真正做到入脑入心。
依托一个平台,搭建服务健康体系
为响应国家深化医改的要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我院在全国率先建立分工明确、覆盖广泛、资源共享、互联智慧、服务同质、便民惠民的互联智慧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并牵头成立全国首个医院协会医院分级诊疗管理分会。依托互联智慧分级诊疗平台,河南省人民医院免费向各签约服务医院赠送高清病理切片扫描仪等硬件服务设备,以“专家坐诊日”“专家手术日”“患者向基层转诊日”“专家质控管理日”等形式固定20条服务基层举措,将各项工作落在了实处,充分发挥省级医院区域龙头作用,彰显作为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
借助三个载体,加强人文建设教育
三个载体主要是院史馆、人文讲堂、自媒体。2015年11月11日,省医院史馆经过3年筹建落成开馆。作为文化传承的教育阵地,院史馆是开展人文教育的第一站,体现了关爱和尊重,彰显了医院厚重文化,增强了身为省医人的自豪感和归属感。院党委积极搭建综合学习平台,开设“百年省医 人文讲堂”,每月邀请一位医学、管理、文化、时事等各领域专业专家来院讲学,至今已举办8期高端讲座,累计听课人数达5000余人次。医院建立了简报、院报、微信等七个多层次宣传平台,其中“福音省医”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覆盖医院先进典型、前沿技术、创新理念、优质服务等多个方面,同时开设“省医人文”专栏,弘扬正能量,体现平等、尊重的人文精神。
用好四个抓手,落实人文建设举措
一是人文关怀。连续20余年节假日慰问住院职工、临床一线值班人员,为职工发放生活福利;率先为全院职工双亲体检;办好医院幼儿园,改造医务人员休息区,把对职工的关爱落到了实处。二是便民服务。先后开展了航空紧急救援、急诊“迎陪送”、爱心直通车、福音茶水车、便民餐车、院内邮政、24小时火车票自动售票、取票等便民惠民服务。同时畅通沟通渠道,实现了线上线下问题反映渠道的畅通。三是志愿者服务。全院注册志愿者1333人,建立各级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开展院内导医、咨询,并走进社区、乡镇、学校、警营开展宣教咨询,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四是环境营造。多方协调,下大力气整治医院周边环境,为患者就医提供良好环境;院区内打造咖啡厅、福音书吧、福音乐台、遮阳伞、生殖医院细胞广场等优美设施环境,营造愉悦就医氛围。
落实五项制度,强化人文建设支撑
在打造人文省医的进程中,立足建章立制,强化制度建设,完善制度体系,形成一系列长效、常态化的机制,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医院人文建设成果。以“行业作风、医德考评管理”等制度为框架,建立医德考评档案,作为职工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完善的制度体系,为人文医院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支撑。
人文省医建设彰显了公立医院的公益责任与社会担当,树立了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凝聚力,赢得了患者的信赖、群众口碑和社会各界的认同,为医院发展增添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