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专培”)制度试点总体安排和《中国医师协会关于开展2025年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专科招收工作的通知》(医协函〔2025〕473号)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现将我院2025年心血管病学专培招收工作安排如下:
一、培训基地概况
河南省人民医院是拥有121年历史的政府举办的公立医疗机构,根植中原大地,秉承“仁爱、博学、严谨、卓越”医院精神,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担当人民医院社会责任。在深化现代公立医院改革的进程中,凝练铸造了“人民医院服务人民”的百年省医品牌形象。
历史文化悠久医院前身是中华基督教内地会1904年创办的开封“福音医院”,1950年更名为“河南省人民医院”,1955年随省政府迁址郑州,1993年获批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2010年增名“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2年被确定为“部省共建”医院,2019年纳入郑州大学直属附属医院体系,2020年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正式授牌,2022年入选全国首批研究型医院,2023年被确定为郑州大学省医临床医学院、成为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学科实力突出拥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4个,省医学重点学科57个,省级医学中心4个,省级质控中心16个,河南省特色专科10个,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1个,河南省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14个。
科研平台一流拥有院士工作站3个,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个,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5个,省发改委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28个,国际联合实验室17个,省卫健委医学重点实验室38个,郑州市重点实验室26个。
人才梯队完整拥有高级职称专家1789人,博士、硕士3749人,博/硕士研究生导师641人;有长江学者1人,中原学者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特聘院士3人,国家优青1人,国家杰出医师1人,中原医疗卫生领军人才19人、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中原基础研究领军2人、中原青年拔尖2人、河南省优秀专家23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2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6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7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9人,省卫生健康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6人。
业务技术领先成功实施全省首例心脏移植手术,华中地区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术;成功开展全省首例肺移植手术,全省首例镜面人双肺移植,手术量全国第四;成功实施“ALPPS”手术切除巨大肝癌,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成功实施全国首例颅内复杂脑动脉瘤的Pipeline血流导向治疗技术,手术直播首秀国际舞台;成功完成大陆地区首例帕金森震颤“磁波刀”治疗;介入脑血管科24小时全天候双DSA随时抢救2个以上急诊脑卒中患者;国内首个一站式多模态影像卒中救治平台正式启动,首次将“DPT”缩短至15分钟,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是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同时也是全国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单位。医院按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全面依托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外科资源,在高水平心血管疾病诊疗方面持续发力。近年来,医院持续推进高难度、高技术含量手术在华中地区的落地与突破,先后完成多项区域首例手术:2018年成功实施华中地区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术,以及河南省首例完全依靠自身团队完成的心脏移植术;2019年完成华中首例第三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植入术、华中首例可降解封堵器房缺封堵术及河南首例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术等一系列填补空白的先进技术,显著提升了我省在心血管前沿领域的技术高度与影响力。
二、心血管病学专科优势
心血管病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由医院统一管理实施,依托雄厚的临床、教学与科研实力,具备完善的培训体系和成熟的带教机制。心血管内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亚专业设置齐全,诊疗范围覆盖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结构性心脏病、先心病等领域。作为河南省心血管病技术的开拓者,医院在学科发展中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突破:1978年独立开展心肌活检技术;1999年完成河南省首例冠状动脉介入术;2000年完成首例冠状动脉搭桥术;2003年开展首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2009年成功培养心肌间充质干细胞,相关成果获得国家科技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及河南省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并已成熟开展TAVI等多项复杂、微创的标志性手术,为我省心血管专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专科基地手术量充足、病例资源丰富,年均完成冠脉介入手术超万例,房颤及复杂心律失常消融、室上速导管消融逾3500例,起搏器植入及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均达高水平。基地配备先进的教学与操作设备,包括DSA、IVUS、OCT、FFR/QFR系统、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心腔内超声及IABP等,为规范化培训提供强有力保障。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统筹管理下,基地实行多平台协同的整合式培养模式,注重临床技能训练、科研能力建设与职业素养提升的协同发展,形成系统、标准、高质量的专培体系。近年来已培养数十名优秀专科医师,培训质量持续获得国家级督导组高度评价,是我省心血管专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平台。
三、招收原则
坚持“公开公平、自愿参加、双向选择、择优录取”的原则,确保招收过程规范、透明,录取结果公正、公平,真正选拔出具有发展潜力和专业素质的优秀专科医师。
四、招生对象
(一)主要招收已完成内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的临床医师,且自愿参加心血管病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二)以往未参加过住培但已具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西医临床医师(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根据工作需要、取得单位同意后,可自愿申请参加专培,申报专科应与本人所在的临床工作岗位相符合。
(三)主要招收外单位委派培训对象和培训基地本单位的培训对象,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项目的违约医学毕业生不予招收。
五、招收名额
2025年度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招收名额为4人。
六、培训年限和形式
心血管病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年限为3年。培训形式为全日制脱产,培训内容与考核严格按照《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与细则(2019年版)》执行。学员将轮转参与心血管内科各亚专科的门诊、查房、手术及重症救治等临床工作,全面提升诊疗能力。同时可参与疑难病例讨论、MDT协作、技能训练、专题讲座等教学活动,拓宽专业视野,强化实战能力。
七、注册报名
(一)请登录全国毕业后医学教育网(https://www.ccgme-cmda.cn/pole-portal/#/home),点击首页中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栏目,并进入“基地招收简章查询”模块查看各地招收信息。报名人员应通过界面浮窗扫描二维码,进入“全国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招收报名平台”(以下简称“报名平台”),完成线上报名、资料上传及志愿填报等相关操作。请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报名流程,逾期不予受理。
(二)请认真阅读招生简章,严格按照要求如实填写报名信息并准备相关材料。
(三)报名时须如实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和志愿信息,完成网上提交。
(四)注册报名时间为:2025年6月28日-7月4日。逾期系统将关闭,无法补报。
(五)提交材料包括(纸质材料原件与复印件各一份):
①本人签名的报名表;
②单位委托培训人员须提供由所在单位签字盖章的《委托培训同意书》;
③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④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⑥《医师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⑦未参加住培人员须提供《主治医师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作为替代材料)。
八、招录考核
报名资格审核通过者须参加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招收考核。考核形式包括理论考核和临床综合能力考核两个部分。
(一)理论考核:考试时间为2025年7月14日(星期一)上午9:00—11:00。
(二)临床综合能力考核:采取现场面试方式,考试时间为2025年7月14日(星期一)下午13:00-18:00。
(三)考试地点: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模拟中心2号学术报告厅。(郑州市金水区经二路与黄河路交叉口向东100米路南)
(四)请本人携带身份证件,提前30分钟到达考场,进行身份核验及签到。
九、人员报到
经考核合格后录取的培训对象需在2025年8月26日(周二)前, 按照基地要求按时报到。逾期2周未报到者,不予录取。无故不报到或报到后无故退出者,3年内不得再次报名参加专培。单位委派培训对象应与委派单位和培训基地签订三方培训协议,就培训要求、培训期间待遇以及违约责任等有关事项进行书面约定,培训协议应当在培训对象报到后两周内签订,协议签订后,需将扫描件上传至专培管理平台。
十、待遇保障
(一)委培专培医师培训期间补贴由医院统一发放,具体标准为(每人每月):第一年5600元,第二年6160元,第三年6720元,免费提供住宿。
(二)专培医师均由医院统一发放误餐补助500/人/月 。
十一、联系方式
(一)基地秘书:王老师 17637103106
(二)招收报名系统技术咨询:薛立 13466721232
基地主任介绍

刘敏,河南省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获得河南省人民医院优秀教师、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优秀审稿专家、河南省人民医院科技先进个人、河南省人民医院优秀医师奖、河南省“红会送医计划”优秀红十字医疗专家志愿者、郑州市政府特殊津贴等荣誉。获得科技成果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
长期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一线工作,聚焦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和精准防治。牵头成立河南省高血压防治中心,建立覆盖 18 市 106 县级乡村 4 级河南省高血压防治网络,依托智能化网络对基层医生进行规范化诊疗和新技术培训等工作,显著提升河南省整体高血压防治和诊治能力。发表相关研究论文 36 篇,合计影响因子216;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专项 8 项;取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医学进步奖 11 项。积极参与全国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 10 余项,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多部中国高血压相关指南和共识的撰写。
主要任职: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高血压预防专业委员会常委;国际高血压学会(ISH)会员;中国高血压联盟第六/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高血压防治中心主任;河南省微循环学会高血压分会会长;河南省高血压达标中心联盟主任委员;中国健康管理协会高血压防治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临床、教学:多次主持科内专科查房及院内疑难危重病例重大会诊;指导硕博士生2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