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治的一名32岁女性患者,她的经历值得我们警醒,因为她的致病习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很多人也有。这名女性以“发热3天,伴烦躁、意识不清1天”为代主诉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她的脑脊液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结果提示:李斯特菌。追问病史,发现她发病前曾食用放置在冰箱冷藏室三天的榴莲。“放在冰箱里,我想着没啥事呢,榴莲老贵了,扔了怪可惜的,以后再也不吃了,差点要了命。”病情好转,神志清醒后她如是说。
现在很多人习惯将食物一股脑塞进冰箱,认为低温能杀灭所有细菌。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冰箱并非“食物保险箱”。有一种名为李斯特菌的“隐形杀手”,正悄然潜伏。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惟一一种对人类具有致病性的李斯特菌菌种,它广泛存在于土壤、水、腐烂植物和动物粪便中,作为一种食源性致病菌,它的生命力极其顽强,在-20℃的环境下也能长期存活,普通冰箱4℃的冷藏温度,对它来说简直是“温床”。而且难点之一是我们很难通过感官判断食物是否被污染,因为李斯特菌不改变食物的外观、气味,当被李斯特菌污染后,我们不会闻到食物发馊,发臭的味道,这使得它在不知不觉中带来健康问题。
李斯特菌的重点攻击对象是老年人、孕妇、免疫力低下人群及新生儿,可导致脑膜炎、败血症、流产及新生儿感染等疾病,甚至是死亡。
冰箱食物储存不当是李斯特菌滋生的最重要原因,如储存食物体积过大,家用冰箱制冷能力不足,食物中心发生变质;或食物生熟混放,导致交叉感染;或冰箱堆放过满,影响制冷效果;或将一些快要腐烂的水果、蔬菜,或者不新鲜的肉类放进冰箱,以延缓食物变质,却不知道这反而会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科学预防我们应当这么做:
1.尽量现买现吃,避免食物在冰箱中存放过久。
2.如需存放,需生熟分开。熟食存放于冷藏室上层或专用保鲜盒中,生肉放入密封容器,置于冷藏室下层。
3.每周检查冰箱,及时清理过期、变质的食物。每月对冰箱内部深度清洁,切断电源1次,清空食物后开门晾置2小时。
4.冰箱里拿出的蔬菜水果,食用前需流水冲洗30秒以上。剩饭剩菜,一定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
李斯特菌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养成良好的食物储存和处理习惯,掌握科学的预防方法,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健康无小事,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筑起一道钢铁城墙。(神经内科ICU 陈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