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1月1日是“世界流感日”,它提醒我们:流感(Influenza)并非普通的“重感冒”,而是一种具有强传染性和变异能力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我们在此呼吁:科学认知、积极预防、共同行动,是抵御流感威胁最坚固的防线。
致社会公众: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1.接种疫苗:最核心的“防护甲”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疫苗能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和重症率。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孕妇及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应优先接种。请记住,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因为病毒毒株在不断变异。
2.筑牢日常“防护墙”
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或含酒精的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清洁双手。
戴口罩:在流感高发季,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断飞沫传播。
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臂遮挡口鼻,用过的纸巾立刻丢进垃圾桶。
增强免疫: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提高自身抵抗力。
致医务同仁:做患者与自身安全的“守护者”
1.职业防护是底线
医务人员处于暴露高风险环境,接种流感疫苗不仅是自我保护,更是防止院内传播和保障医疗资源不挤兑的关键环节。我们强烈建议并鼓励所有医务人员“应接尽接”。
2.践行“标准预防+”原则
始终标准预防:在进行任何诊疗操作时,严格遵循手卫生、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及其他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PPE)。
呼吸道卫生:在门诊、病房等区域推行“呼吸道卫生”措施,引导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佩戴口罩,并进行手卫生。
早识别、早隔离:对发热、有呼吸道症状的入院患者保持高度警惕,及时进行流感的快速检测与鉴别诊断,并对确诊或疑似患者采取飞沫隔离措施,防止在病区内交叉感染。
流感防控是一场需要医患同心、社会协同的持久战。在这个世界流感日,让我们从接种一剂疫苗、做好一次手卫生、戴好一个口罩开始,共同构筑抵御流感的健康堡垒。(作者: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