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大河报》有痛不要忍 疼痛就是病

时间:2013-12-11

绕开疼痛认知误区 积极寻求医生帮助

专家建议:早期发现、正确评估、及时处理

通讯员 高歌

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痛与不痛、痛多严重,病人自己的感觉最重要。医生在诊断、评估时,一定要充分相信病人的主诉,不要忽视、忽略,才能做到“早期发现、正确评估、及时处理”。      ——河南省人民医院疼痛科主任夏令杰

“痛”还存在,病就不算“好”

46岁的刘某刚做了甲状腺手术,谁知术后几天出现左侧胸背部疼痛,疼得夜不能寐。但这并没有引起他和家人的重视,感觉可能是术后久卧导致。直到痛苦不堪才到河南省人民医院疼痛科就诊。

疼痛科主任夏令杰认为属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或普通病毒感染造成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于是采取药物控制,使疼痛感得以减轻。

据了解,许多人都认为疼痛不是病,尤其是疼痛与原发疾病没有明确关系时,更易被忽略。常见认识误区还有“疼痛只是疾病的一个症状。只要病好了,疼痛也会好”。比如,在门诊上,夏令杰常常听到的就是“我们得的是带状疱疹,现在疱疹好了,但是还痛”。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观念。带状疱疹病人痛苦主要源自疼痛,其次才是皮疹。既然‘痛’没有好,怎么能说‘病好了’呢?痛是带状疱疹后遗症。若能早期重视疼痛治疗,不仅带状疱疹好得快,且痛苦会减轻、病程缩短、留下后遗症几率更小。”夏令杰说。

有痛不要忍,积极寻求医生帮助

疼痛主要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往往是损伤的结果,是疾病的症状;而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目前,中国至少有一亿慢性疼痛患者。慢性疼痛使人出现睡眠障碍、食欲缺乏、焦虑抑郁等严重后果,甚至有人因无法忍受疼痛折磨而选择自杀。

“对待慢性疼痛应像治疗高血压、糖尿病一样进行规范化治疗。”夏令杰说。如果有明确原因而导致的慢性疼痛,治疗慢性疼痛应和治疗原发性或伴发性疾病同时进行,既能延长生命,还能提高生活质量。若忽视治疗,会使疼痛由急性疼痛转为慢性疼痛,由简单的感受伤害性疼痛变成复杂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据介绍,疼痛科“主管”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如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枕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创伤后疼痛综合征、断肢痛、幻肢痛、术后疼痛综合征等;其次是颈肩腰腿疼痛,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网球肘等。

同时,顽固性肿瘤疼痛或因治疗肿瘤而造成的疼痛也归疼痛科医生“管”;部分风湿免疫疼痛以及病因不明、归属不清的全身性疼痛都可以求助于疼痛科医生,治疗方法也很多,比如药物控制、局部注射、神经阻滞治疗或射频治疗等。

疼痛令人痛苦不堪,感到身体疼痛时,不要勉强忍受,应积极寻求医生帮助。

http://newpaper.dahe.cn/dhb/html/2013-12/11/content_999318.htm?div=-1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