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伦敦奥运会激战正酣,当视力仅为0.1的韩国老将林东贤在射箭比赛中刷新了由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时,当没有左小腿的24岁的南非运动员杜托伊特站到赛道上时,当15个奥运冠军得主、罕见的游泳奇才菲尔普斯等运动员向世人展示着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时,关于运动员因伤痛无法正常发挥实力的报道也接连不断。
运动医学为竞技体育保驾护航
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刘翔因脚伤复发而不得已退出比赛,不久前又因伤病摔倒在跑道上;2012年8月6日,伦敦奥运会独立运动员前荷属安的列斯出生的博内法夏在田径男子400米半决赛中受伤,无缘决赛。
伴随着奥运竞赛项目的进行,运动带来的身体损伤成为大家司空见惯的事情,而与此同时,为竞技体育保驾护航的运动医学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
那么,什么是运动医学?运动医学在竞技体育中有何作用呢?
“运动医学是医学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主要是研究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医学问题”,郑州市骨科医院运动创伤-关节镜科主任刘宁说。
刘宁强调,竞技体育离不开运动医学的支持。在平日的运动训练中,运用医学知识和技术对运动者进行医学监督和指导,可以达到防治伤病、保障运动者的健康、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竞技体育强调的是更快、更高、更强,但是运动要因人而异。普通人进行运动是为了强身健体,要根据自身的体质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并掌握恰当的方法来进行长期的、不间断的锻炼。”刘宁认为。
运动医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我在打排球时,看见对手扣球,便起跳欲拦网,谁料脚落地时感到钻心般的疼。到医院一看,跟腱断裂了。”
“我在跑步时摔了一跤,膝盖当时就肿了。消肿之后,我没觉得有什么大问题,就正常跑跳了,也没来医院看,结果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孩子在滑冰时摔着了,起初认为休息一下就能恢复,但是一直都不见好,孩子又整天喊疼,就来医院看了。”
…… ……
近日,记者在郑州市骨科医院看到,候诊室里坐满了患者,其中,不少人是在运动娱乐中意外受伤的。如今,运动损伤不仅是运动员职业生涯中的最大杀手,也广泛发生在普通人的身上。
据刘宁介绍,上个月,一名32岁的男性患者一瘸一拐地走进诊室。经仔细检查,刘宁发现,该患者的跟腱已从中间断裂,两头分离,跟腱的中间完全凹了下去。追问之下才知道:该名患者是3个月前在打球过程中受的伤,当时患者在落地时发现脚后跟疼。敷药后,脚痛有所缓解,他还能走路,于是便没理会。没想到,自那以后,他的脚一直疼,也没法运动了。
“跟腱撕裂前,不一定有征兆。就像一根麻绳,受损后可能只是部分撕裂,并不影响功能,尽管脚疼,但不影响走路,因此很多人当时并不在意,甚至继续硬撑着运动、比赛。但慢性损伤多了,跟腱就会变脆,能适应的强度也会减弱。一旦作用于跟腱的应力超过了跟腱所能承受的力量,跟腱就有可能发生断裂。”刘宁说道。
刘宁提醒,很多人在没有热身和没有专业指导的情况下做运动,一味地生拉硬拽,可能损伤肌肉、颈椎、腰椎、胸椎等。以为擦点药油、贴点膏药就好,患者带病坚持活动只会延误病情,甚至导致严重损伤。
在刘宁的诊室,每年接诊的运动外伤患者上万例,其中以大学生、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最为多见,占70%。他们都是在训练或比赛中,因运动不当发生的损伤。
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赛场上激情似火,赛场外大家的运动热情也明显增高。由运动损伤而就诊的患者也在增多,专家提醒,大家一定要小心运动损伤,警惕在因缺少运动卫生训练知识和缺乏运动损伤后的应急知识而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运动前要做好、做足热身运动,让身体完全活动开,同时在活动中不要采用过难、剧烈的形式。”河南省人民医院康复科主任医师钱宝延说:“运动拉伤时,最简单的治疗方法是冰敷。部位扭伤时,不要去揉,要先压迫止血;24小时之后再转为热敷、做物理治疗。”
据钱宝延介绍,充分的热身运动可以有效地减少运动损伤。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热身运动可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使肌肉韧带和关节温度升高,既能提高关节与韧带的活动范围和能力,又可减少肌肉的黏滞性,从而提高肌肉的收缩与伸展能力。这是提高锻炼质量、预防运动损伤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河南省体育局一位负责运动员伤情处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运动训练中,极为重要的两个环节是热身和整理放松。其中,锻炼后的整理放松运动是必做的。它能使人体从运动状态平稳地回到安静状态,有利于偿还“氧债”,加速乳酸等废物的排出,快速消除疲劳。许多健身者不重视整理放松运动,练完就走人,虽然当时没有不适症状,但第二天或下次锻炼时会出现肌肉疼痛或关节损伤等症状。
据刘宁介绍,在篮球、足球、滑冰、滑雪、对抗性体育运动和意外伤害中最容易发生的就是前、后交叉韧带损伤,这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运动损伤。由于交叉韧带缺乏自愈的能力。患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膝关节会失去稳定性,引起半月板损伤,软骨损伤,关节早期出现退变,严重者引起关节病。
同时,钱宝延提醒热爱运动的人们一定要注意自我保护,对易受伤部位,除了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外,还要注意正确使用保护带,如护踝、护指、绷带等。
http://www.yywsb.com/hn_list_sub.asp?id=11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