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林
雾霾天频现,小心疾病“突袭”
本报讯 (记者屈 芳 实习生李 慧)近段时间,我省雾霾天气频发,加上冷空气作怪,医院里患呼吸系统等疾病的患者陡然增多。专家呼吁,12月天气多变,雾霾天中,更要注重保健,小心疾病“突袭”。
雾霾天气诱发多种疾病
12月7日,记者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了解到,来呼吸内科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该科副主任陈卓昌告诉记者,患者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三种疾病,而这三种病都与近期的雾霾天和冷空气有关系。
雾霾天也让孩子们得病的几率增大了。据郑州市儿童医院门诊办统计,这几天来看呼吸系统疾病的小患者数量,比前一段增加了将近20%。
据专家介绍, 雾气看似温和,里面却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病毒、细菌、有毒物质达20多种,极易对人体呼吸道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伤,因此雾霾天气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此外,雾霾天对心脑血管疾病也有影响,可能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等疾病的发生。
老人、孩子尤其要当心
在雾霾天和冷空气的共同“袭击”下,抵抗力弱的老人、孩子尤其要当心。
陈卓昌认为,首先要注意及时添加衣物,老人要注意保暖。其次是多饮温开水,增加人体湿度,帮助细胞代谢。他认为,雾霾天老人进行户外运动要尤其“讲究”,不要起得太早,等上午雾气消散、天气转暖时锻炼最好。
大雾天容易将更多有害物质吸入体内,对有老慢支、哮喘病史或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群是个“考验”。陈卓昌建议应尽量减少在户外逗留的时间,外出时最好戴上口罩。
郑州市儿童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吴素玲建议家长,雾霾天应给孩子特别是容易过敏的孩子戴上口罩。另外,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以减少细菌、病毒等对孩子的侵害。③10
天气转冷,连日雾霾,记者采访发现,省会口罩、空气净化器等用品热卖,洗车、洗浴行业门庭若市,但“雾霾经济”异常火爆却令人反思。
口罩、家用净化器走俏
由于雾霾天气中肉眼看不到的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对人体危害极大,部分市民开始外出戴口罩、回家使用空气净化器。
12月7日,在郑州市商城路一家药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口罩可以有效过滤空气中小于2.5微米的颗粒,这段时间购买的人多,时常断货。” 采访中记者发现,省会多家药店的医用口罩销售一空,就连普通的棉质口罩也同样出现热卖。
在经三路一家大型家电商场,家用空气净化器柜台前不断有消费者付款提货。“雾霾天气对老人、孩子和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危害较大,使用净化器有助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销售人员说。
洗车行、洗浴中心爆满
7日中午,已过了午餐时间,在纬二路一家洗车行门前仍有十几辆小车排队等待。“雾霾天气使车子挡风玻璃一会儿一层土,用雨刷洗得不彻底,为不影响行车视线,就算明天下雨,今天也必须洗车了。”一位车主的话代表了不少司机的想法。洗车行的老板告诉记者,今年入冬以来,逢雾霾天气洗车行就会出现一个小高峰,特别是近3天,每天洗车数量都比以往平均多出20%。
与洗车行相比,洗浴业的老板们更是赚得盆满钵满。记者电话采访了几家洗浴中心,各家均表示近期顾客时常爆满,就连相对生意冷清的星期一,本周也出现了客满的现象。
雾霾天气人人有责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人都是雾霾颗粒污染物的制造者。”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系的一位教授认为,我们出行开车、过度使用空调、使用一次性筷子、浪费纸张、洗澡爱用盆浴等,这些做法最后都转化成空气里的污染物。雾霾天气的形成与社会成员的非低碳生活方式有直接关系,人人都应反思自己的行为。
省社科院的一名专家表示,“雾霾经济”蝇头小利的背后是环境污染的重大损失,政府相关部门不仅应准确、及时发布空气监测结果,使公众进行有效防护,同时应采取有效手段改善大气环境,提高空气质量。另外还应对每一位公民进行宣传教育,共同维护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③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