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是指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的以脑部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俗称为脑中风。常见于中年以上人群的急性发作,严重者可发生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是造成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与恶性肿瘤、冠心病构成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 AN)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1)病情隐匿,很多情况下动脉瘤并不能有预期的得到诊断,除非动脉瘤压迫到了邻近的神经产生了明显的症状,从而间接提示动脉瘤的存在。2)病情凶险,脑动脉瘤的破裂可以导致致命的出血和脑损害,有1/3的人可能来不及救治,1/3送到医院后救治遗留有重残,仅1/3的病人可以恢复良好。该如何早期发现和处理脑动脉瘤呢? 作为脑血管病诊断的金标准是全脑数字血管造影术,但这是一种有创性检查,会给被检查者带来一定痛苦,因而不能够作为一种体检或筛查手段。而CT血管成像可以在早期发现颅内动脉瘤,这是一种无创性检查,其准确率可以达到97%左右;同时核磁共振血管成像也是一种无创而准确率很高的判断是否存在颅内血管瘤的检查方法,通过软件将脑里的血管重建出来,对于3mm以上的动脉瘤敏感性则高达97%,可以较好的显示动脉瘤的形态、大小及与载瘤动脉的关系。
对于偶然发现的动脉瘤是否需要立即处理目前学术界尚存在争议,但如果存在下列情况,即动脉瘤在随访过程中有增大或动脉瘤形状不规则,动脉瘤位于脑内,必要的医疗干预可以大大降低动脉瘤破裂的风险。颅内动脉瘤处理的方法有手术夹闭,血管内介入治疗,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要根据动脉瘤的具体形态和病人的状况而定,目前我院神经外科在史锡文主任带领下年夹闭动脉瘤300余例,对“巨大脑动脉瘤切除并血管重建术,复杂动脉瘤夹闭术,多发动脉瘤杂交手术”积累了大量经验。
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多见于烟雾病、颈内动脉闭塞导致的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1)短暂性缺血性发作(TIA):多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小碎片散落在血液中,或为微栓子,进入脑循环造成局灶性小梗塞,出现一过性偏瘫、单瘫、感觉缺失、失语、失明等,24小时内症状和体征均消失,但可反复发作。2)脑栓塞:因脑外血凝块(血栓碎块)或空气、脂肪、寄生虫卵等,随血流进入脑部,造成急性栓塞,形成局灶性梗塞,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单瘫、失语等。我院神经外科在2012年初已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开展了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目前共完成手术病例100余例,积累了大量的手术技巧及围手术期管理经验,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提供了更合适更满意的治疗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