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期护理研究生沙龙-“护理理论-持续质量改进理论”
2018年5月28日18:00,我院第五十四期护理研究生沙龙在1号楼北楼13楼示教室如约而至。本期沙龙由2017年新入职研究生第二小组主持,学习及讨论内容主要围绕“护理理论——持续质量改进理论”。2017年入职护理研究生及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新乡医学院在读研究生参与了本次沙龙,省医护理研究中心张海鑫老师对本次沙龙进行了全程指导。
本期为护理理论学习第四讲——持续质量改进理论。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要“入脑”,更要“入心”,2018年,河南省人民医院启动“优质服务年”,本着“人民医院服务人民”的服务宗旨及“我是省医人,我愿为您服务”的服务共识,把持续改进的优质护理服务融入每一次服务行动,体现在每一个服务细节,切实体现“尊重(respect)、 慈爱(affection)、关怀(care)、共情(empathy)”的服务文化价值观。持续质量改进理论是由全面质量管理演变而来的,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注重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理论。该理论应用在护理领域就是要围绕以患者为中心,不断修订质量控制方案,收集患者反馈信息,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姚溪同学深入浅出的为我们讲解了该理论的起源、概念、与临床、科研的关系、临床实施方法,介绍了常用质控工具及其应用价值,并详细科普了柏拉图工具,包括其由来、应用情境绘制柏拉图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结合具体临床实践把晦涩的理论娓娓道来。通过本次学习,我们认识到持续质量改进理论为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了一种扎实的理论基础,以患者为中心,建立持续质量改进的优质护理服务动态发展思维,更能体现一位护理人的使命担当。
张海鑫老师对本次沙龙进行了点评,并鼓励大家进行提问及讨论,加深了我们对持续质量改进理论的认识,他同时指出本次理论的意义,强调了该理论在现代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张老师还提出,面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护理事业发展背景,我们作为省医的“新竹”更要充实自己,迎难而上,以“临床问题”为切入点,积极发现科研问题,追求护理质量不断改进,探索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新篇章。
供稿人:张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