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喜讯!
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考”
昨日放榜——
河南省人民医院位列
全国第69名
河南省第一名!
业界广泛关注的“国考”数据,
见证了医院的跨越发展!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2019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有关情况通报》中,河南省人民医院在全国2413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指标分析中,位列全国第69名,河南省第一名!国家监测指标等级获评A+。
国家层面公布的第二次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全国“大考”成绩,权威性、专业性、科学性均达到了新的高度,一组数据足以见证:
历经100余位专家、两个阶段、四轮数据质控,
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分析1.01亿份病案首页和其他48.56 万项数据、4.25万条佐证资料,
组织专家对医院数据进行现场抽查复核,
最终完成2413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指标分析。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近年来,医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对标一流,应对挑战,稳健提升,努力打造省内领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国家区域医学中心,各项工作均迈出坚实步伐,取得重大进展,医院实力大幅提升,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出硕果。
狠抓质量安全
全面提升诊疗服务能力

质量安全是医疗服务的生命线,医院高度重视并持续强化核心制度落实,不断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严格感控管理,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培训和督导。不断提高诊疗能力和技术水平,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平均住院日由2015年的10天逐步降至2020年的7.5天。着力控制次均费用不合理增长,严格单病种管理,强化药品、耗材合理使用管理,坚持以信息化为抓手,实时追踪质控诊疗文书。
持续深化亚专科建设,推动亚专业细分,发掘探索专业特色,锤炼专科专病诊疗技术,优化专科专病诊疗流程,弹性调配床位资源。鼓励多学科协作,缩短预约诊疗时间,依据学科关联性原则、分布均衡原则、门诊资源倾斜原则、流程有序性原则,在专科及亚专科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调整门诊布局,成立30余个多学科综合诊疗团队,涵盖全院20多个专业,强化多学科协同诊治,每年开展多学科综合诊疗近千例。
大力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线上线下医疗体系协同发展,远程医疗切实惠及基层医疗机构和群众,跨区域紧密深度融合医联体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以信息化为支撑改变传统预约就诊模式,拓宽预约挂号途径,提升患者平均预约诊疗率,有效缩短患者预约后平均等待时间,门诊预约诊疗率逐年提高,2020年达79.62%。合理调整医技检查班次、优化流程,CT、超声预约时间明显缩短,患者满意度持续提升。
大力发展手术专科,实施资源整合扩容,引进空白项目专项人才,设立专项考核措施,不断提升手术比例、微创手术比例、四级手术比例。采取“专项奖励、绩效助力、优化病历”三大激励政策,稳步增加日间手术病房、日间手术室硬件资源配置,目前医院开展日间手术术种170余种,涵盖全院18个专科,42个亚专科。
明确三级医院功能定位,扎实做好对口支援帮扶工作。以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为目标,认真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和对口支援工作,从增强管理能力、提高技术水平、培训技术人才等方面全方位帮扶基层医院,惠及基层患者群众。
聚焦科研创新
推进研究型强院建设

强化高端人才引培。先后成功引进海内外知名专家50人,协助发表文章14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达700;协助申报科研项目27项,获批国家级项目23项。其中国际知名专家JUHA教授共完成神经外科手术300余台,参加疑难病例会诊261次,被省政府授予“黄河友谊奖”。
加强科技创新驱动。医院荣获国自然项目32项,省部级项目78项,发表10分以上高水平SCI文章19篇,其中新冠肺炎研究成果在《JAMA》杂志发表,影响因子达51.273。十三五期间,医院共获批国家级项目110项,省部级项目541项,市厅级项目546项,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39项,河南省医学科技进步奖94项;先后获批实验平台6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面向全球招收,连续3年获得河南省“优秀博士后工作站”称号。
打造完备体系
深化医教协同
不断完善顶层设计,构建了院领导、职能部门、教研室、专业基地和亚专业科室五级教学管理体系,以及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培训保障、师资管理、学员管理、专职人员管理6大体系。每年接收来自省内外各类学员6000名左右,举办2400余场次教学培训与考核。
深入推动医教协同,扎实开展带教创新。成为郑州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全程参与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专业认证、教研室规划设置、本科教育管理、学位点申报等工作,打造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体系,被河南省教育厅认定为“河南省本科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对标国际一流打造医学模拟中心,设立24个临床技能训练平台,涵盖医、药、技38项,护理50项专业技能及产、儿、急、麻、内镜多学科团队协作的综合技能操作项目。设有12站的OSCE临床考试中心,拥有省内首家教学综合信息化管理平台。
作为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院拥有34个专业基地,“十三五”期间先后获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学项目355项,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共计192项,累计获批国家级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7个,连续6年被评为河南省卫生科教工作先进单位,每年为基层培养紧缺和实用人才2000余名。
持续改进提升
强化绩效考核结果运用
为切实做好绩效考核工作,河南省人民医院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处室、考核周期、督导讲评。同时,以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为导向,完善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方案,新增、细化考核指标,突出三级公立医院功能定位,进一步提升医院运营效能。
强化结果运用,持续改进提升。各项考核指标数据的本质是医院管理水平的真实反映,各部门认真分析各项指标的内在联系,查找自身不足,针对性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针对自身职责范围内的指标,制定工作台账,提出切实可行的长期规划,改进各项规章制度,以此为依托,不断推动指标持续优化,确保绩效考核转化为医院管理提升的不竭动力。强化考核导向作用,加强奖惩力度。查找与标杆医院差距,研讨持续改进措施和工作思路,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继续构建优质高效服务机制,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020年,医院坚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医院高质量发展。8000多名干部职工、3088名共产党员冲锋在前,1000多名医务人员投身抗疫一线,48小时腾空公共卫生医学中心,15天建成新冠楼,70天不间断早晚多学科会诊100多场、688人次,实现了重症抢救全部成功、确诊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自觉担负支援疫区、守好国门、援助国际的重任,先后派出11支抗疫医疗队,坚决把牢疫情防控关口,构建联防联控工作模式。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连续五届蝉联“全国文明单位”,为河南省卫生系统唯一。
医院各项核心业务指标持续回暖提升,门急诊总量306.6万人次;出院25.7万人次;手术人数15.8万人次,同比增长17.9%;外科三、四级手术率84.9%,同比增长1.6个百分点;累计开展新业务、新技术155项,其中10项标志性业务技术填补空白;新增专业学位硕士点6个,荣获国家住培重点专业基地3个;全年累计开展远程会诊2.62万例,远程病理6.65万例,全省首家获批“互联网医院”执业许可证。医院综合实力、学科建设、人才梯队、科技创新、质量安全、品牌声誉、党的建设都迈上了新高度、实现了新突破。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针对全国范围内的 2000 余家三级公立医院的考核,统一“一把尺子”衡量考核,是检验现代医院落实十年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标尺,是对三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和口碑的考核,被业内人士称为“国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