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多、爱生气?“龙颜大悦”的方法瞅这里!
生活中,你是不是常经历这样的烦恼:
总是因为一些人或事瞬间火冒三丈,之后又后悔不已。
常因别人一句话而多想、苦恼不堪,情绪起伏不定。
被不良情绪包围,却有苦说不出。
又或是一直沉浸在坏情绪的世界里,以为这样影响不到他人……
情绪对人的影响无处不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史晓红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认为:
情绪犹如能量,“驾驭”好了,它如同“助燃剂”,能够调动自身积极性,使人干劲儿十足;
若情绪处理不好,被其“控制”,自身的心身健康则反受其害,且身边的人也会受到影响,即“一人向隅,满坐不乐”(满堂之上一人不乐,众人皆为之不欢)。
为什么?因为情绪具有“扩散性”“传染性”。
面对情绪问题,该如何处理?听听史晓红怎么说。
01
不良情绪的危害:
长期被“控制”,健康来“埋单”
若是长期被情绪问题“控制”,“埋单”的则是自己的身心健康。最常见的情绪问题有焦虑、抑郁等。
焦虑患者对外界刺激变得格外敏感,紧张,睡不着觉,坐卧不安,注意力无法集中,惶恐不安。长期焦虑的患者身体健康还会受到影响,如胃炎、肠炎、腹泻、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还会影响心血管,血压高、血糖高,严重者甚至突然有濒死感等。
抑郁患者最核心的表现就是消极、高兴不起来,感觉不到希望,对任何事物不感兴趣,提不起精神做事,经常感觉身心疲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容易出现睡眠障碍(睡不着或醒得早)等。
因此,情绪的管理,关系身心健康。
02
怎样认识自己的情绪?
情绪管理“三部曲”
1.
什么是情绪管理?
据了解,情绪管理不单单是控制自己不发脾气或不将情绪表达出来,而是在对的场合、用恰当的方式、面对合适的人恰如其分地表达情绪。
一个人的情绪过程分三部分:情绪感知、情绪处理、情绪表达。
第一步:情绪感知。
首先要能察觉自己的情绪和他人的情绪,如察觉到自己在生气。
存在情绪感知障碍的患者,是察觉不到自己情绪的,这类患者往往容易心理问题躯体化,即患者不知道自己生气了,但是情绪已通过身体问题表现了出来,如手麻、胸闷、头疼等。
第二步:情绪处理。
在第一步察觉到自己的不良情绪后,大脑会“加工、处理”接收到的信息,然后做出进一步的举动,即情绪表达。
如有人会直接轮拳头打架;有人会隐忍不发;有人会自我安慰、自我调节,化解开不良情绪;有人则会想不通、想不明白,长期郁结在心,不懂宣泄;有人则是不以为然等。
第三步:情绪表达。
人们用来表现情绪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上述的几种,但情绪表达应该以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等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式表达才行,如女性更擅长用言语表达;男性因普遍不善言语,则是通过运动、娱乐等方式表达。
以上三步,但凡其中一部分“掉链子”,如情绪感知障碍、情绪管理障碍、情绪表达障碍,人就会被情绪问题左右,需要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心理医学科就诊,寻求医生正确的治疗帮助。

2.
案例分析
日常容易发火怎么办?
换一种表达情绪的方式。
首先,要弄清哪类人、事物容易使自己情绪失控,改变、调节一下对这类人或事物的认知,看法变了,情绪波动也就可能不再那么大。
其次,坏情绪来了怎么办?是马上发火?还是忍一忍?不如换一个场所和对象再去表达情绪,或者换个场所使自己冷静下来,再或者通过跑步、打篮球、听音乐等方式,使自己不良情绪得以宣泄。
也就是先自我意识到情绪控制出现了问题,再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在心理医学科专家的指导下,慢慢学习、练习、改变自己管理情绪的方式。
03
管理情绪
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调节认知:
不同的认知产生不同的情绪。换言之,好的认知产生好情绪,坏的认知产生坏情绪。“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此,要通过换位思考,改变消极的看问题习惯、改变观念等调节认知。
以情止情:
当面对不良情绪时,可以通过好情绪去“制止”不良情绪,即去做一些平时做了能让自己开心的事,从而调动自己的好情绪,如美食、购物、运动、游戏等。
学会分担:
情绪是可以“分担”的,被不良情绪“笼罩”时,可以找家人、好友等倾诉心肠,使情绪得到宣泄和分担。
懂得表达:

如果不良情绪让你压抑、郁闷,那就表达出来。如果不擅长用言语表达,也可通过唱歌、跳舞、运动、绘画、书法、弹琴、娱乐或者大哭一场等各种方式表达出来。
当然,情绪问题只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其中一项因素,出现哪些情况说明心理健康亮红灯,需要及时前往心理医学科就诊?
据了解,心理医学科的任务——
首先是诊断、治疗、研究、预防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疾病,其次是研究和解决医学心理学问题和部分社会心理问题。
省医心理医学科的诊疗范围包括——
意识障碍、定向障碍、注意障碍、感知障碍、感统失调、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想象障碍、言语障碍、学习障碍、情绪感知障碍、情绪管理障碍、情绪表达障碍、焦虑症、抑郁症、恐怖症、疑病症、强迫症、多动症、抽动症、品行障碍、冲动控制障碍、意志障碍、不良习惯、物质依赖、厌食症、贪食症、排泄障碍、睡眠障碍、性心理障碍、发育障碍、人格障碍、表现为各种各样躯体症状但其实为心理障碍的躯体形式障碍、孤独症、交流障碍、适应障碍、应激障碍、恋爱婚姻问题、家庭问题、亲子关系问题、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社会适应问题、跨文化问题、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更年期心理问题、老年心理问题、群体和社会心理问题、医护人员心理问题、医患关系问题等。
目前,省医心理医学科开设有——
心理诊断门诊、心理咨询治疗门诊、心理测评室、心理医学科病房、物理治疗室等。
除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外,常用心理咨询治疗技术有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义疗法、后现代心理治疗、催眠疗法、森田疗法、家庭治疗、绘画疗法、中医心理疗法、沙盘治疗、正念疗法、心理分析、眼动脱敏疗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