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医突发】飞驰的救护车,等不及的新生儿,惊险?惊喜?!
河南福音省医
省医突发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救护车上,医护人员和产妇家人默念。
可惜心声隔肚皮,传不到宝宝耳中。
产妇腹内的小宝宝已经迫不及待了。
“啊——”声嘶力竭的叫喊,宫口开了!
医生和护士飞速打开产包!
“啊——”又一声喊,救护车几乎颤抖。
一个新生儿,把头探出了母体外……
这是12月8日一大早,发生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救护车上的一幕。当时,救护车正载着一名急产妇,在郑州的街道上飞驰。
先说结果:还没到医院,产妇就生了。
再听小编把经过娓娓道来,还真是有点惊心动魄呢!
等不及到医院出生的小家伙
12月8日近8时,郑州天高云阔,惠风和畅,阳光晒得人心情灿烂。
急诊科医生张胜龙、护士郑梦雨、急救员朱泽华等正在晨交班时,急救铃声响了:一位孕37周的产妇,胎膜早破!这是马上就要分娩的信号。
一行人迅速出诊,郑州由于机动车单双号限行,一路上都没有堵车。几人顺利赶到目的地,扛着急救箱和担架,一口气爬上5楼的产妇家。
一名20多岁的年轻孕妇正躺在地上大声呻吟,肚子敞着。她4岁的大女儿在一旁不停地喊“妈妈想上厕所,妈妈想上厕所!”
从专业上判断,这是胎头下降压迫直肠的表现。

几人迅速协助孕妇躺担架上,抬高臀部,保证安全又快速地把她抬到楼下。
5层楼抬下来,张胜龙和朱泽华已经气喘吁吁。他们顾不上喘口气,急救车立即绝尘而去。
车内,护士郑梦雨给产妇连起心电监护,低流量吸氧,一边不停鼓励她深呼吸放松心情。
“啊——”突然,产妇声嘶力竭大喊一声!郑梦雨赶紧检查,发现产妇已经宫口开全。
说时迟那时快,郑梦雨和张胜龙迅速打开产包。产妇又大喊一声,握紧拳头,全身用力。只见,宝宝胎头已经完全娩出!
两人协助产妇把宝宝娩出,清理了宝宝口鼻腔,夹闭脐带(救护车上无菌条件有限,脐带夹闭后留待到医院后彻底结扎)。宝宝哇哇大哭。
抬头看心电监护,各项生命体征平稳。郑梦雨微笑着告诉产妇:“放心吧,宝宝很健康。”
二胎宝宝易急产
学几招有备无患
小宝宝刚娩出几分钟,救护车就赶到了医院。一行人把母婴转运到急诊抢救室,早早等候在抢救室的护士长常玉霞,主管护师雷海棠、赵华等,协助产妇顺利把胎盘娩出,并为小婴儿正式结扎了脐带。
等到母子平安转运到产房后,急救人员才松了口气。看了看时间,整个过程不到半个小时,而几个人无不满身大汗。
对这样的紧急接生,护士郑梦雨的建议是:一定要提前备好产包,路上要做好产妇的心理安抚,产妇越紧张,就生得越快。接生时还要时刻监测产妇生命体征。
此前,河南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经常接诊胎膜早破的产妇,但像这位产妇在路上就宫口全开,整个生产过程不到一小时,着实罕见。
敲黑板啦!
急救中心提醒,急产多见于经产妇,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怀上二胎的家庭一定要注意提前做好生产准备,如出现急产,尽快拨打120。
如果急产发生在家中或路上,在医护人员赶来之前,产妇家人需要掌握哪些技巧呢?准爸爸和家有二胎孕妇的请记好以下几点:
* 叮嘱产妇不要用力屏气,要张口呼吸。
* 因地制宜准备接生用具,如干净的布、包被等。
* 婴儿头部露出时,用双手托住头部,注意千万不能硬拉或扭动。当婴儿肩部露出时,用两手托着头和身体,慢慢地向外提出。等待胎盘自然娩出。
* 将婴儿包裹好以保暖。用干净柔软的布擦净婴儿口鼻内的羊水。不要剪断脐带,并将胎盘放在高于婴儿或与婴儿高度相同的地方。
* 尽快将产妇和婴儿送往医院。
话说在二胎时代,掌握这些还真是艺不压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