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庆专题网
新OA
院史馆
本站首页
医院概况
就诊指南
入院服务
出诊信息
体检指南
医保服务
科室导航
价格公示
新闻动态
综合新闻
学术新闻
技术突破
人文故事
视觉省医
电子院报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科普视频
科普讲堂
通知公告
最新公告
招采信息
医疗工作
医疗公告
医疗动态
护理工作
护理公告
护理动态
科教工作
科教公告
科研动态
教育培训工作
研究生工作
临床试验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工作
党纪学习教育
本站首页
医院概况
就诊指南
入院服务
出诊信息
体检指南
医保服务
通用政策
省直医保
郑州市医保
省内异地医保
跨省异地医保
科室导航
内科
外科
妇儿
眼科
脑血管病
急危重症医学部
生殖与遗传
综合
医技
药学
健康管理科(体检)
国际医疗中心
职能部门
价格公示
新闻动态
综合新闻
学术新闻
技术突破
人文故事
视觉省医
电子院报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2年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科普视频
科普讲堂
通知公告
最新公告
人事招聘
招采信息
医疗工作
医疗公告
医疗动态
护理工作
护理公告
护理动态
科教工作
科教公告
科研动态
教育培训工作
研究生工作
临床试验
临床营养科
首页
>
就诊指南
>
科室导航
>
医技
>
临床营养科
>
健康教育
>
正文
科室简介
专家介绍
工作日志
健康教育
通知公告
风采展示
资料下载
特色技术
服务指南
机构简介
请警惕没有预兆的骨质疏松症!
时间:2020-04-23
请警惕没有预兆的骨质疏松症!
当大家正在为应对癌症、肿瘤、心血管疾病等顽疾而尽心竭力之际,又一种危害程度并不逊色且无声无息的疾病正在入侵人们的生活,这就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病,它的发生发展常常是不知不觉的,在早期可以无任何不适表现,因此非常容易被人们忽略。然而,骨质疏松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最大的危害就是骨折,容易引发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给社会和家人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它提醒我们骨质疏松症的危害及加强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下面小编就向大家简单介绍骨质疏松症的相关问题。
(图片来源:https://www.pexels.com)
一、什么是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如何?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下降和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骨显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好比腐朽的木头,出现了许多孔隙,骨的韧性、强度均下降,其质量也随之降低,是骨代谢紊乱引起的全身性的疾病。
骨质疏松症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极易被忽视,大部分患者发现有骨质疏松症往往是在已经发生骨折之后,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确诊的,因此我们应在充分了解概念的同时,重视骨质疏松的早期症状:
(1)颈肩腰腿的肌肉酸痛:最常见的部位出现在活动性最强和最多的颈部、腰背部和脚跟部肌肉。比如经常感到浑身肌肉不适和酸痛,尤其是腰背酸痛,其次是颈部和脚跟部位的酸痛,且久坐、久立、久行后会加剧,捏颈、敲背、按摩后症状好转。
(2)四肢麻木:部分人群经常出现不知原因的手脚麻木,也有部分人群表现为体力不如从前,多见于中老年妇女。
(3)抽筋:在进行游泳、爬山、爬楼梯、睡觉着凉时,出现小腿腓肠肌的阵发性痉挛,俗称“小腿抽筋”。这种情况多见于缺钙的孕妇及老年人。
随着骨质疏松症的症状加重,会随之出现腰背部疼痛剧烈,脊柱变形,出现身高缩短及驼背,当骨量小于正常的20%,极可能发生脆性骨折,在无明确外伤因素下或日常活动(如打喷嚏及弯腰、转身)的情况下导致骨折。
(图片来源:https://www.pexels.com)
二、骨质疏松症有哪些种类?哪些人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根据不同的病因将骨质疏松症分为两大类,包括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其中原发性最为常见,即往往没有确切的病因或存在无法去除的致病因素,因此不能进行病因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及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青少年、妊娠期、哺乳期等)。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常见于各类内分泌性疾病,其他慢性器质性疾病、特殊药物的使用、营养缺乏性疾病等,一旦这些原发疾病得以纠正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病情也将得到相应的改善。
哪些人容易患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有家族遗传病史者;
过早闭经或绝经的妇女;65岁以上老年人;卵巢切除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者;
营养缺乏者;
酗酒、吸烟者;
过多饮用咖啡、浓茶、碳酸饮料者;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可的松等)、抗癫痫药(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扑米酮等)、制酸剂、利尿剂、甲状腺素等。
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多发性骨髓瘤、肝或肾功能不全、吸收不良综合征、骨软化症、骨转移癌、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者。
骨质疏松症是多因素疾病,而且个体易感性有差异,因此对个体进行风险评估能够为尽早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提供帮助。临床上评估骨质疏松风险的方法很多,例如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骨质疏松风险测试题、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其敏感性高,操作建议及具体情况可在营养门诊协助下进行。
(图片来源:https://www.pexels.com)
三、骨质疏松的防治需要做到哪些?如何筛查?年轻人需要防治吗?需要配合运动吗?
1.骨质疏松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早期预防是延缓骨质疏松的最佳办法,确诊后的治疗只能减缓骨量的丢失,降低丢失速率,并不能完全补充丢失量。
2.骨质疏松的防治策略包括基础措施和药物治疗两部分。调整生活方式,规避上述表格中的风险因素,服用如钙剂、维生素D的骨骼健康基本补充剂。
3.骨质疏松症的预防要及早开始,在年轻时期获得理想的峰值骨量(PBM)。较高的峰值骨量能延迟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年龄,延缓病情进展。不挑食、不节食,做到均衡饮食,并加强运动,是获得最佳峰值骨量的有效途径。
4.骨密度的测定可以作为诊断及评估疾病程度的客观量化指标。符合以下任何一条者,建议进行骨密度测定:
①女性65岁以上和男性70岁以上,无其他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者;
②女性65岁以下和男性70岁以下,有一个或多个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③有脆性骨折病史或(和)脆性骨折家族史的男、女成年人;
④各种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的男、女成年人;
⑤X线摄片已有骨质疏松改变者;
⑥接受骨质疏松治疗、进行疗效监测者;
⑦有影响骨矿代谢的疾病和药物史。
⑧IOF骨质疏松症测量表结果为阳性者。’
5.运动可以增加骨组织新陈代谢的活力,但需要符合运动符合的相关特点:
①间断性、动态运动负荷(如跳跃等形式);
②运动负荷量大且速度快(快速且具有高冲击性的活动);
③循环重复运动;
④多样化运动;
符合上述运动疗法的训练方法才可能达到增加骨量的治疗目的,其中承重训练、冲击性训练、抗阻力训练也可辅助治疗。
如何掌握运动训练的量?
承重训练:快步行走、慢跑等承重训练形式可以每周3-5天的训练额度,每天总时间30分钟的运动量开展。
增强肌力训练:每周2-3天的训练额度,每一个大肌群重复8-10遍为一组,共1-2组,每组间休息30-60秒。
平衡训练、姿势训练和功能性训练:需要每日进行,并具有针对性。
训练后1-2天出现轻微肌肉酸痛,若肌肉酸痛时间延长,则需减少训练量,训练应在无痛关节活动度内进行。
若患者体弱,存在骨折,经常跌倒,则需谨慎,必要时减少运动量。部分运动,如脊柱扭转,弯腰和高冲击性的有氧运动不适宜。
注意循序渐进,定期检查。
(图片来源:https://www.pexels.com)
四、如何治疗骨质疏松症?骨骼需要的营养元素主要有哪些?如何科学补钙?
1.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目的是:缓解骨痛,增加骨量,降低骨折的发生率。其中缓解骨痛的药物治疗、增加骨量的补钙治疗如双磷酸盐、降钙素、激素、维生素K等药物治疗均有效果,具体治疗可至医院骨科门诊就诊。
2.骨骼需要的营养元素主要有:
①维生素D:被称为“阳光下的维生素”。它可使钙质留置于肠道,促进肠道对钙质的吸收,使钙进入血液循环中。含维生素D较多的食品主要是奶制品、蛋黄、海鱼类和动物肝脏等,如鱼肝油、牛肝、牛奶、鸡蛋黄、鸡肝、小鱼、鳕鱼、沙丁鱼等。但是,我们体内主要的维生素D需要依靠自身合成。每天日光照射30分钟也可满足人体生成并储存所需的维生素D。专家推荐的维生素D的摄取量应在400~800国际单位(IU)之间。因此,老年人在补充维生素D时,要选用具有生物活性的维生素D3,如阿法骨化醇。
②钙、磷、镁、锌:钙是骨的主要矿化成分,是防治骨质疏松症所必需的营养品。磷与钙结合可形成骨矿物质,骨矿中钙与磷比值约为2:1。镁可以促进新骨质结晶形成,同时还具备将维生素D转变成活性D3的功能。锌可增加维生素D的生物化学反应。
③蛋白质:蛋白质的缺乏会使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减退,从而影响骨骼的营养。对于蛋白质水平低下的人,适当补充蛋白质,有利于骨矿量的增加。
④维生素C和维生素K:维生素C有利于间质细胞及新骨的形成。维生素K是成骨过程中必需的营养物质,在骨骼形成、重塑和修复过程中非常关键。
3.如何科学补钙?
①补钙有食补和药补之分,合理补钙应以食补为主,药补为辅。对于健康成人来说,改善食物结构,选择性加强富含钙食品的摄入即可改善状况,但是对于易缺钙的人群,如婴幼儿、青少年、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妇女及老年人,除食补外,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钙剂。治疗骨质疏松常用的钙剂有:碳酸钙、活性钙、碳酸氢钙、氨基酸螯合钙、葡萄糖酸钙、枸橼酸钙、醋酸钙、乳酸钙等。
②每日补钙量:我国营养学会制定的成人每日钙的摄入推荐量是800毫克,老年人和绝经后妇女的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1000-1200毫克,严重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最高补钙量(即钙的治疗量)可以用到每天6000毫克。补钙期间,可定期检测血钙量和尿钙量,以便掌握用量。
③服用钙剂的最佳时间:补钙的最佳时间是在每天临睡前。可以为夜间的钙调节提供钙源,阻断体内动用骨钙,同时有助于睡眠。
④钙剂最好不要与牛奶同时食用,容易造成钙的浪费,同时钙强化剂直接与牛奶混合会产生絮状沉淀。钙剂最好与米或面等富含葡萄糖的食品同时食用,有利于吸收利用。
⑤骨头汤补钙不科学,骨头中钙的含量虽然多但是在高温水煮下不会分解,一碗猪脊骨汤中含钙量仅为1.9毫克,距离每日所需补充1000毫克的要求差距太大。
⑥有结石的患者适当情况下可以补钙。结石分胆结石和肾结石两种。胆结石主要是胆固醇结石,补钙不会增加胆结石;有肾结石的患者补充牛奶钙和枸橼酸钙不但不会增加肾结石,反而有利于降低结石的发生率。
⑦含钙高的食物不宜与草酸量多的蔬菜同服。草酸容易与钙结合成为不溶性的钙盐,很难被人体吸收利用,故含钙高的食物不宜与菠菜、茭白、竹笋、洋葱、苋菜等蔬菜同时服用。
⑧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补钙。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为了满足由于完全或部分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或代谢紊乱人群的每天营养需求,或满足骨质疏松症患者对钙等营养素的需求加工配制而成,骨质疏松全营养配方食品应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使用,同时可适当增加维生素D和钙等矿物质的含量。
(图片来源:https://www.pexels.com)
五、骨质疏松症具体食疗?
1.骨质疏松症的最佳调养食物:牛奶、虾、虾皮、银鱼、河蟹、河蚌、海蜇、海参等。
2.防治骨质疏松的常用中药:骨碎补、杜仲、当归、熟地、龙眼肉、补骨脂、肉苁蓉、巴戟天、黄芪、葛根等。
3.推荐防治骨质疏松的美食菜肴:
①洋葱炒牛蛙:牛蛙可以滋阴壮阳,促进人体气血旺盛、精力充沛,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营养食品;洋葱可以减少动物骨骼中矿物质的丢失。
②女贞当归炖乌鸡:乌骨鸡味甘,性平,归肝、肾、肺经;含锌、钙等元素,还含有胡萝卜素等。女贞子、当归益肾养肝补血。此药膳对防治骨质疏松、佝偻病、缺铁性贫血等有帮助。
③蛋奶虾仁:鸡蛋和牛奶富含钙质、维生素A、维生素D和B族维生素,营养全面,适合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及吞咽障碍患者。
④百合绿豆粥:百合润肺止咳,宁心安神;绿豆清热解毒、利尿止渴。适用于绝经期后的骨质疏松症。体质虚寒者不宜多服。
审稿:
尤祥妹
联勤保障部队第903(原117)医院营养科主任
《中国临床营养网》专家顾问
国家注册营养师/中国老年医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健康产业研究院“军人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执行所长等职务。
从事临床工作三十多年,对开展临床肠内肠外个性化营养支持指导及在老年病、肿瘤等个性化营养干预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相关的核心杂志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编专著一本,参编专著四本,主持及参与省市课题6项。
参考资料:
1.张媛.骨质疏松症防治指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3
2.王俊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康复.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14.11
3.贾清华.骨质疏松防治与调.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6
4.钟赣生.中药学(十二五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6
临床营养网
上一篇:
世界睡眠日:说说“睡眠、饮食、体重”之间的相爱相杀!
下一篇: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吃多少蔬果?
相关动态
2025-03-01
巡视公告
2025-03-06
我院参加2025年河南省“学雷锋 我行动”暨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周活动
2025-03-05
“医路香伴 芬芳时光”香薰蜡牌创意工坊DIY活动成功举办
2025-03-04
消化道肿瘤多学科研讨会举办 永城区域骨干医师受益
2025-03-04
透析妈妈终圆梦 多学科护航河南首例透析患者成功分娩
2025-03-03
第26届全国“爱耳日”大型义诊活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