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庆专题网
新OA
院史馆
本站首页
医院概况
就诊指南
入院服务
出诊信息
体检指南
医保服务
科室导航
价格公示
新闻动态
综合新闻
学术新闻
技术突破
人文故事
视觉省医
电子院报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科普视频
科普讲堂
通知公告
最新公告
招采信息
医疗工作
医疗公告
医疗动态
护理工作
护理公告
护理动态
科教工作
科教公告
科研动态
教育培训工作
研究生工作
临床试验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工作
党纪学习教育
本站首页
医院概况
就诊指南
入院服务
出诊信息
体检指南
医保服务
通用政策
省直医保
郑州市医保
省内异地医保
跨省异地医保
科室导航
内科
外科
妇儿
眼科
脑血管病
急危重症医学部
生殖与遗传
综合
医技
药学
健康管理科(体检)
国际医疗中心
职能部门
价格公示
新闻动态
综合新闻
学术新闻
技术突破
人文故事
视觉省医
电子院报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2年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科普视频
科普讲堂
通知公告
最新公告
人事招聘
招采信息
医疗工作
医疗公告
医疗动态
护理工作
护理公告
护理动态
科教工作
科教公告
科研动态
教育培训工作
研究生工作
临床试验
临床营养科
首页
>
就诊指南
>
科室导航
>
医技
>
临床营养科
>
健康教育
>
正文
科室简介
专家介绍
工作日志
健康教育
通知公告
风采展示
资料下载
特色技术
服务指南
机构简介
你不了解的果糖和木糖醇!
时间:2019-05-07
糖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吃到的一种零食,适量的糖会补充能量、舒缓情绪,但如果长期吃糖超量的话,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疾病,如肥胖、糖尿病等,甚至是痛风。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建议大家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于是很多人开始控制白砂糖和蔗糖的摄入,但是水果、代糖及甜味剂的摄入是否也需要注意呢?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生活中其他的“糖”。以下内容较适合血糖高、尿酸高、体重高的人群。
图片来源:昵图网
0 1 果 糖
果糖属于单糖,是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存在于水果、蜂蜜、含糖饮料、甜品等食物中。
果糖经肠道吸收进入肝脏,少量摄入不直接引起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平稳时,加餐可选择食用少量含糖低的水果。
但其代谢过程无负反馈调节机制,也就是说,只要有催化酶,摄入再多的果糖都可以一直分解下去。但是果糖代谢产生的尿酸以及丙糖等中间产物,是脂质合成的原料,因此会导致人体产生过多的葡萄糖、乳酸、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二酯等物质释放入体循环中,在肝脏中合成脂肪,易引起代谢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生。
不仅如此,一项纳入46393例无痛风病史男性的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每日摄入约355ml含糖饮料者,痛风发病率是每月摄入355ml的1.45倍。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研究显示,富含果糖的饮料(不论是人造的,还是天然的)摄入量均与血尿酸水平升高有关。果糖增加体内尿酸生成的同时,还影响尿酸排泄。含果糖丰富的水果摄入与痛风发病率的增加呈正相关。在健康志愿者中发现果糖可降低尿酸清除率达9.8%。所以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人群除了控制嘌呤的摄入,还应控制果糖的摄入量。果糖成分较高的水果包括苹果、无花果、橙子、柚子、荔枝、柿子、桂圆、香蕉、杨梅、石榴等。
有肾脏疾病的患者,也应该控制果糖的摄入
。一项大鼠的研究显示,喂养果糖饮食组的大鼠与喂养葡萄糖和正常饮食组相比,其蛋白尿增加、肌酐清除率降低、肾脏体积变大。提示果糖本身可诱发及加重肾脏病的进展。
在对大鼠的研究中显示,果糖可能通过降低下丘脑对瘦素的敏感性导致进食后饱腹感下降,从而使热量摄入增加,导致腹型肥胖和下丘脑瘦素抵抗。可理解为过多的果糖摄入不会让进食者产生饱腹感,容易导致饮食过量。所以
超重或肥胖患者,应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不吃或少吃甜食,减少富含果糖水果的摄入。同时也不提倡用水果代替正餐来减肥。
0 2 果葡糖浆
有一种甜味剂叫果葡糖浆,常出现在汽水、果汁饮料、甜品、冰淇淋等食品中,它是通过水解反应得到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的混合糖浆。甜度接近于同浓度的蔗糖,在口感上,越冷越甜。动物实验发现,每天用15%的果葡糖浆水代替饮用水喂养小鼠,结果会导致小鼠出现代谢紊乱,并使其记忆能力,学习能力和运动能力下降。《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与2002年相比,2012年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6~17岁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上升了5.1和4.1个百分点。
从小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含糖饮料,甜点、添加糖的摄入,是预防儿童肥胖及成年后发生代谢性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0 3 木糖醇
木糖醇是一种天然五碳糖醇,外表和味觉与蔗糖相似,木糖醇甜度是蔗糖的90倍。无需胰岛素促进,木糖醇也能透过细胞膜被吸收利用,成为糖尿病食品中最常见的代糖选择。葛声等人通过实验测定木糖醇的GI值为17.24±7.6,相对于麦芽糖105,葡萄糖100,蔗糖65,果糖23,其升糖指数较低,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木糖醇摄入过量会对胃肠有一定刺激,可能引起腹部不适、胀气、肠鸣。另外,由于木糖醇在肠道内吸收率不到20%,容易在肠壁积累,易造成渗透性腹泻。在健康志愿者身上进行的耐药力研究表明,口服极高剂量的木糖醇(每天100克),人体可以耐受,没有观察到不良反应。当服用量增至每天130克,则会出现腹泻现象。也有研究发现木糖醇具有潜在的促使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双重功能。木糖醇在代谢的后期,也需要胰岛素的促进,如果短时大量或长时间一定量应用木糖醇,可使血清尿酸、草酸水平骤然或缓慢升高,超出生理饱和度后均易形成结晶而损害肾脏。所以
,糖尿病患者在使用木糖醇作为代糖时,也一定要控制摄入量,学会浅尝辄止。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了水果并非吃的越多越好,木糖醇食品也不是可以无限制摄入。无论是对于健康人群还是已发生代谢综合症的人群来说,除了常见的白砂糖需要控制外,天然存在的糖(果糖),食品添加的糖(果葡糖浆、木糖醇)都应该限制摄入量。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新鲜水果摄入200~350g,且不能用果汁代替鲜果;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减少包装食品如糕点、甜点、冷饮等的摄入。
上一篇:
要想皮肤好 脂肪不能少
下一篇:
食管癌康复长胖点是关键
相关动态
2025-03-01
巡视公告
2025-03-06
我院参加2025年河南省“学雷锋 我行动”暨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周活动
2025-03-05
“医路香伴 芬芳时光”香薰蜡牌创意工坊DIY活动成功举办
2025-03-04
消化道肿瘤多学科研讨会举办 永城区域骨干医师受益
2025-03-04
透析妈妈终圆梦 多学科护航河南首例透析患者成功分娩
2025-03-03
第26届全国“爱耳日”大型义诊活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