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庆专题网
新OA
院史馆
本站首页
医院概况
就诊指南
入院服务
出诊信息
体检指南
医保服务
科室导航
价格公示
新闻动态
综合新闻
学术新闻
技术突破
人文故事
视觉省医
电子院报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科普视频
科普讲堂
通知公告
最新公告
招采信息
医疗工作
医疗公告
医疗动态
护理工作
护理公告
护理动态
科教工作
科教公告
科研动态
教育培训工作
研究生工作
临床试验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工作
党纪学习教育
本站首页
医院概况
就诊指南
入院服务
出诊信息
体检指南
医保服务
通用政策
省直医保
郑州市医保
省内异地医保
跨省异地医保
科室导航
内科
外科
妇儿
眼科
脑血管病
急危重症医学部
生殖与遗传
综合
医技
药学
健康管理科(体检)
国际医疗中心
职能部门
价格公示
新闻动态
综合新闻
学术新闻
技术突破
人文故事
视觉省医
电子院报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2年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科普视频
科普讲堂
通知公告
最新公告
人事招聘
招采信息
医疗工作
医疗公告
医疗动态
护理工作
护理公告
护理动态
科教工作
科教公告
科研动态
教育培训工作
研究生工作
临床试验
临床营养科
首页
>
就诊指南
>
科室导航
>
医技
>
临床营养科
>
健康教育
>
正文
科室简介
专家介绍
工作日志
健康教育
通知公告
风采展示
资料下载
特色技术
服务指南
机构简介
饮食太“趁热”会增加食管癌发生风险
时间:2019-04-08
“如果你热爱一件事一个人,请趁热打铁”
——今日份心灵鸡汤。
中国人用来励志的成语里,趁热打铁,是个特别值得细究的词。这四个字的释义是:”铁要趁烧红的时候打。比喻要抓紧有利的时机和条件去做“。大家想想看,烧红了的铁,温度有多高?
而我们的日常用语里,”趁热吃“与”趁热喝“里的”趁热“二字,也有”抓紧时机、别等饭冷茶凉“的含义在其中。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勤奋上进、唯恐落后的民族而言,“时机”二字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
“趁热”就等于“对的时机”吗?
打铁或许OK,吃喝可就未必然了。
趁热吃、趁热喝——这个饮食习惯,其实相当危险: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超过65℃的过烫饮品列为潜在致癌物质。
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ー。包括河南、河北、山西等省部分地区的太行山脉一带是我国传统的食管癌高发区域。高发地区90%以上的食管癌为鱗状细胞癌,其发生与吸烟、营养元素缺乏、喜食烫食等因素有关。
上图,来自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官网,蓝色的是男性群体,玫红色的是女性群体,颜色越深,表示食管癌的发生率越高。大家看看中国版图(大公鸡)的颜色,一目了然吧?
其实,饮食太“趁热”会增加食管癌发生风险(特别是对于吸烟、喝酒的人),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结论。不过呢,IARC咨询小组曾指出过,关于过烫饮品致癌的直接证据有限,65℃的界定是基于动物研究的结果。
可喜的是,最近发布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上的一篇前瞻性研究给了我们可以进一步参考的、出自人类人群研究的更精准数据,来自美国癌症协会、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IARC、英国剑桥大学、德黑兰医科大学等机构的国际团队,对50,045名年龄在40~75岁之间的成年人随访了10.1年,通过对他们社会经济状况、饮食质量、吸烟状态、饮茶习惯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给出了强有力的数据,再次证明了
过烫的饮食会增加食管癌的发生风险
,并给出了一个
相对安全的进食和饮用温度:
< 60℃
同时,言简意赅地给出了最新结论和建议:
饮用热茶会增加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
饮用“非常烫”的热茶( ≥60℃),患癌风险加倍。
建议公众饮用任何饮品,都要等液体温度降至60℃以下。
关于此研究,一些具体数据和结论如下:
相比于喝茶时水温 <60 ℃的人,水温 ≥ 60℃(即:非常热)导致食管癌的发生风险增加41%。
相比于喜欢喝温热或冷茶饮的人,自我报告偏爱“非常热”茶饮的人群的食管癌发生风险增加141%。
就饮用量而言,相比于每天喝茶 <700ml 且水温 <60°c的人,喝茶水温 ≥60°c 且饮用量 ≥700ml 的人的食管癌发生风险增加约90%。
就饮用时间而言,相比于泡茶到喝茶的时间间隔 >6分钟的人,“趁热喝” (泡完茶不到2分钟就喝)的人的食管癌发生风险增加约51%。
喝茶量很大的人,往往喜欢在茶水“非常热”的时候饮用,因此而属于高风险人群。
看了上述结论,作为一个生活在
食管癌高发且发病率位居全球首位
的国家的国民,不知诸位作何感想呢?
要知道,我泱泱
大中国,每年食管癌新增病例多达23万人,占全球总数的近50%呢
!在中国,食管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有20.9%;2012年,中国食管癌的死亡率位居全球第一!意不意外?惊不惊吓?
食管癌最可怕的,还不是它的高发率,而是低治愈率!原因在于:食管癌的早期症状非常轻微,不太容易引起重视,一旦发现明显或严重症状,往往已是中晚期,结局险恶,回天乏术……
所以,我们真的需要对“趁热吃趁热喝”这件事的重视程度重新考量。毕竟,在这个靠喝热水养生、吃火锅交友的国度,但凡够“热情”的温度,都在60℃以上:你保温杯里用来泡枸杞的开水、跟茶海边谈情叙旧的水温是一致的,都是80℃。而火锅、浓汤的温度往往在90-100℃以上!在如此“热情”的温度刺激下,口腔及食管粘膜几乎难逃受伤的命运,无外乎是轻重差别。黏膜最初受伤时,常为水肿或充血,并不会有太显著的异样感,所以不太容易被我们察觉。如果长期受烫伤刺激,就可能会出现形态改变或增生,并最终走向癌变!
回到今天说的这篇研究,学者们在IARC的建议基础上,给了更加“温”馨的提醒:其实,
我们可以吃/喝得再“温”一点,
至少从喝茶这件事上,温度低于60℃时,可以把我们从食管癌的风险边界上往回拉……而生活中,不仅是茶饮存在高温隐患,其它诸如咖啡、热可可等饮料及一些汤羹类,同样存在高温伤害食管黏膜的隐患。一视同仁地降降温,终归会更好更安全。
60℃ 是怎样的温感?
大多数人在接触到50℃左右的物体表面时,就会有不适感。当温度上升到60℃, 就会相当有刺激感。反之,只要没有明显的刺激感,就说明没有到60℃。
虽然不建议趁热吃喝,但,趁热打铁还是可以有的。
原标题:趁热有风险,下嘴需谨慎
喜欢记得去传播
参考资料:
http://gco.iarc.fr/today/data/factsheets/cancers/6-Oesophagus-fact-sheet.pdf
Wanqing Chen, Kexin Sun, and et 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14. Chin J Cancer Res 2018;30(1)
左婷婷,郑荣寿等,中国食管癌发病状况与趋势分析解析 - 中华肿瘤杂志 2016年9月第38卷第9期
Loomis D, et al., (2016). Carcinogenicity of drinking coffee, mate, and very hot beverages. The Lancet Oncology, 10.1016/S1470-2045(16)30239-X
https://scienceblog.cancerresearchuk.org/2009/04/03/hot-tea-and-oesophageal-gullet-cancer/
Farhad Islami, Hossein Poustchi, et al., A prospective study of tea drinking temperature and risk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t. J. Cancer: 00, 00–00 (2019)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上一篇: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建议
下一篇:
睡眠不足胖的快!
相关动态
2025-03-01
巡视公告
2025-03-06
我院参加2025年河南省“学雷锋 我行动”暨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周活动
2025-03-05
“医路香伴 芬芳时光”香薰蜡牌创意工坊DIY活动成功举办
2025-03-04
消化道肿瘤多学科研讨会举办 永城区域骨干医师受益
2025-03-04
透析妈妈终圆梦 多学科护航河南首例透析患者成功分娩
2025-03-03
第26届全国“爱耳日”大型义诊活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