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科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举行 “秋冬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主题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5-11-11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于11月10日(周一)15时,围绕“秋冬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主题举行新闻发布会,专家分别介绍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一、现在已经进入初冬,受气温下降、病媒生物活跃程度降低等因素影响,结合传染病流行规律和疫情多渠道监测结果,目前,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鼻病毒感染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总体呈上升趋势,现阶段,检出的病原体均为已知常见病原体,没有发现未知病原体及其导致的新发传染病。

二、现阶段高度重视流感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提前作出了安排部署,要强化多渠道监测预警,开展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强化流感等重点传染病多渠道监测,开展日监测、周分析和专题评估,动态研判疫情流行趋势、掌握疾病病原谱变化和毒株变异等情况。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建立疫情风险双通报机制,加强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疫情处置,降低疾病传播风险,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三、监测数据显示,往年开始进入流感流行季的时间一般都是在10—11月,个别年度也有9月份开始,流行高峰的时间一般出现在12月中下旬和1月初。依托中国流感监测系统,疾控部门对各地流感活动实时开展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当前我国总体流感活动属于上升阶段,甲型H3N2亚型占比超过95%,有少量甲型H1N1和乙型流感病毒同期流行。

四、鼻病毒和人偏肺病毒不是新的病毒,是常见的病原体。其实,全球约30%~50%的普通感冒的感染都是与鼻病毒相关的,人偏肺病毒与人类至少共存了60多年,所以这两种疾病都是常见的病原体感染造成的。人群对这两种病毒是易感的,婴幼儿、老人、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后甚至会发生重症的情况,这两种病毒都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所以极易在人群中引起传播和流行

五、每年到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为应对流行态势,医院做了许多相应准备。第一方面是“硬件准备”,包括人员、药品和设备的充足准备。在医院里,冬季主要应对呼吸道疾病的重点科室有发热门诊、急诊、儿科,还有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第二方面是“软件准备”。每到流感季来临前,医院就诊流程会进一步优化,从预检分诊、患者分流都做了流程的进一步优化,缩短时间,减少患者在医院的聚集和交叉感染。在重症救治方面,多数医院都有医联体,可以上下转诊,可以及时联系上级医院进行重症患者的转诊救治。第三方面是“宣教准备”。首先是对医务人员的宣教,每年入冬前,医院会做全员培训,根据国家发布的诊治方案、指南等,组织全员系统学习,让所有一线大夫了解重症疾病的鉴别诊断、病情评估、用药等专业知识。同时,面向公众,医院也有电子屏幕反复播放科普视频,通过微信公众号定期推发科普文章,也会定期举办直播活动,教授呼吸道传染病相关知识,让大家科学防范。

六、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接种疫苗是最经济最有效手段,同时,要保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等良好卫生习惯,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及时就诊就医,遵医嘱科学安全用药。

七、目前,手足口病呈现的流行态势是夏季为主高峰,秋冬季为流行的次高峰。诺如病毒感染目前正处于高发流行期。预防手足口病和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核心在于做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