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严重呼吸困难的病
患者就像被人用手卡紧脖子
分秒之内就可能威胁生命
这类患者万万等不起
但手术又像与死神的博弈
由于难度大、风险高
能开展的医院和医生寥寥无几
近年来,不少这类患者
纷纷慕名来到河南省人民医院……
巨大肿瘤堵死气道
戴着呼吸机连夜转诊
“我们敢回家吗?”
3月11日
河南省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
患者付大姐的丈夫难以置信地
反复问副主任医师张群成
付大姐46岁
因为宫颈癌肺转移
巨大的肿瘤把气道堵死
3月4日,戴着呼吸机的她
连夜从当地医院转诊到郑州
亲眼看到妻子病情危重到命悬一线
付大姐的丈夫无法相信:
这才治疗一周
妻子不但脱离生命危险
甚至已经可以考虑回家了!
付大姐两年前确诊为宫颈癌
经过手术和多次放化疗后
癌症还是在去年出现了肺转移
不久前因咳嗽、胸闷,痰中带血
住进当地医院
3月4日凌晨1点
付大姐被窒息感憋醒
她惊恐地叫醒陪护的丈夫
就在医护人员紧急抢救时
付大姐陷入昏迷
随后被送入ICU
戴上了呼吸机
已经病危的付大姐
必须开通堵死的气道
刻不容缓!
当地医院医护人员
立即联系省医互联智慧分级诊疗协作平台
危重症转运车迅速出动
将付大姐转运到省医呼吸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呼吸内镜介入团队
为付大姐进行了
硬质气管镜下激光治疗
用圈套器冷冻冻取肿瘤
开通气道后置入硅酮支架
病情稳定后付大姐转到普通病房
“没敢想过出院的事,更没敢想能这么快出院!”付大姐的丈夫激动地说
呼吸系统最凶险急症之一
每年300多人紧急转诊省医
大气道狭窄是呼吸系统最凶险的急症之一,患者如同被人用双手紧紧掐住脖子,随时可能窒息而亡。
曾经,这类患者生机渺茫。但近年来,随着呼吸介入技术迅速发展,大气道狭窄有了新的应对方法。
气管镜介入治疗大气道狭窄属于高风险的4级手术,患者一旦在术中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其情形比心梗的发作还要凶险。省内仅有少数医院能开展气管镜介入治疗技术。
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镜介入团队,每年都要接诊300多例各地转诊过来的大气道狭窄患者,救治量和救治实力全省乃至全国领先。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晓菊介绍,随着大气道狭窄患者的逐年增多,科室组建了气管镜介入治疗团队,派出主要成员到德国海德堡大学胸科医院,以及北京、上海、厦门、广州等地的医院学习。
团队相继成熟开展了硬镜鞘管铲切,冷冻,球囊扩张,圈套器治疗,激光治疗,金属支架,硅酮支架,T形管置入等多项技术,成为省内救治大气道狭窄患者的主要力量之一。
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镜介入中心同时为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内镜医师培训基地,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呼吸分会中心,每年200余名进修医师在此学习交流,为全省培养更多呼吸科医师参与大气道狭窄救治。
救治大气道狭窄的患者,呼吸支持十分重要,必须有强大的麻醉团队和呼吸重症实力,才能保证患者能够在术前维持基本的呼吸功能,为呼吸介入技术创造机会。
术后的恢复,也需要呼吸重症强有力后盾作为支持,才能使患者渡过难关。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实行呼吸重症-呼吸康复一体化管理,在危重患者器官支持、重症感染治疗、临床营养、内环境紊乱纠治等方面实力雄厚,是呼吸介入治疗的有力保障。
安全转运同样是大气道狭窄患者得到有效救治的关键。医院96195综合服务平台24小时在线,协调开展危重症转运调度。省医重症转运车行驶路线涉及全省18个省辖市及山西、河北等地。
“大气道狭窄救治不断挑战着技术极限,是患者的信任给了我们闯关的勇气。”副主任医师张群成说。(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