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血管闭塞要截肢?搭桥引渠保住腿

时间:2021-01-13

为了一名72岁的患者还能正常走路,一个医疗团队在人体上“搭桥建路,引流入微”,成功保住患者腿部,避免了截肢。

近日,河南省人民医院手足显微外科团队将全省领先的显微外科技术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搭桥术中,成功为一名72岁下肢血管栓塞糖尿病足患者开辟血运新通道,避免了截肢。

王老太太今年72岁,是一位老糖友。今年上半年,王老太太因下肢小腿动脉闭塞缺血致左脚多个足趾出现发黑溃烂,还时常感觉左腿如赘冰窟,走路无力,夜间疼痛难以入睡。行截趾术后,伤口一直不愈合,每天钻心的疼痛让王老太太痛不欲生,普通的止痛药对她来说没有任何作用。她经常向医生抱怨,为什么不能安乐死,让她年纪一大把还要承受这种痛苦,她的子女们也因此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河南省人民医院手足显微外科主任谢振军,主治医师赵建军、白辉凯医师详细研究分析病情,复查下肢CTA发现:患者左下肢曾经通畅的动脉有一部分再次闭塞,这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动脉的闭塞导致下肢的生命线被阻断,足趾因缺血导致坏死,而那剧烈难忍的疼痛也是因缺血导致的。

谢振军说,王老太太下肢血管闭塞位置较高,小腿及足部血运不通畅,目前只截除了坏死的足趾部分,伤口处血液循环差很难愈合,根据CTA检查结果截肢平面选择在膝关节以上伤口才能正常愈合。但是如果采取此治疗方案,患者将失去一条腿,永远丧失独立行走的能力,这对老人是沉重的打击。

面对这种情况,谢振军团队反复讨论治疗方案,邀请多学科专家会诊,最终决定采用目前先进的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技术——为老太太的脚重新开辟一条血管通路,将血液直接输送至脚部,保障充足的血液供应,促进伤口的愈合。

谢振军介绍,糖尿病足主要是膝下中、小动脉病变导致足缺血坏死,能否实现足部血运重建是其治愈的关键,但是由于足踝部血管细小,传统搭桥术在治疗膝上血管病变上的优势难以实现,中远期通畅率低,疗效差,治疗费用高,给患者造成沉重的负担。显微血管吻合技术对细小血管的吻合有准确、精细、通畅率极高等优点,特别是针对管径在3mm以下的膝下中、小动脉病变,管径在1.5mm以下的足踝部小动脉病变,更是突破了治疗禁区。

在王老太太的这次手术中——首先选取患者合适的自体静脉血管,切取后移植替代闭塞段动脉血管,分别于大腿及足部动脉做吻合,将血液直接传送至足部重建足部血运;其次重新清创修复足远端未愈合创面。

术后,王老太太的左足疼痛明显减轻直至完全消失,再也不用靠止痛药入睡,冰凉的脚也变温暖了。再次复查下肢CTA,可见移植的动脉就像一条珍贵的生命线,直接向足部小动脉输送血液。足部有了良好的动脉供血,创面也顺利愈合。

王老太太终于可以像以前一样自由活动了。回家后,王老太还给医生发来康复视频,感谢医生为她保住了腿、消除了病痛、恢复了正常的生活。随着显微外科技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运用,其将糖足的治疗带入更为微观的世界,由此出现了很多新的术式,也衍生出很多新理念。河南省人民医院手足显微外科率先将其运用于糖尿病下肢动脉搭桥术中,明显降低了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率和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宣传部)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