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医一日④
见证 风貌 传承
五月五,过端午

今天是端午节,给您送上一串香甜的粽子,让轻轻的叶子装着满满的问候,小小的菱角捻出丝丝的情意,长长的丝线系着柔柔的祝福,浓浓的清香露出片片真情。

节日里,医务人员依然在坚守岗位,默默为病患筑起生命防线,老年医学科就是其中之一……
有一种席卷每个人的浪潮,叫银发浪潮。
去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突破2.4亿,占总人口17.3%!
2040年时,每三个人中就将有一位60岁以上老人。
这是国家统计局今年最新公布的数据。

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如何度过,事关每个人,更事关医学发展。
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患者平均年龄超过70岁。让我们走进这个科室。
看病先学会“看相”
古人用“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来形容相师。意思是,根据人的容貌、气色而预知人的吉凶祸福。
其实,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年医学科医生,“看相”也是必备的本领。

这天早上7点半,老年医学科主任黄改荣在例行大查房时,一位老年患者在家属的陪同下找到她。
黄改荣第一眼见到患者时,心中就已经对老人的病情有了眉目,“这个老先生脸色枯黄,灰暗发青,皮肤粗糙没有光泽,眼圈周围黑青色更加明显。”
凭借多年经验,她初步判断老人是一位肝病患者,病情还比较严重。后来的检查证实了她的预判,老人患有重度肝硬化。
“肝相”“肾脸”“心脏缺血”等这些基础的疾病表象,老年医学科要求医生在初次接诊时就能有所预判。
但使医护人员真正练就一双“鹰眼”,一对“慧耳”,形成“顺藤摸瓜”缜密分析思维的,是老人住院期间的种种表现。

老年患者不同于年轻人,有时不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感受,甚至还经常有些“意识模糊”的高龄或者超高龄患者到医院就医。今年92岁的王老先生就很典型。
医生问:“老先生,您感觉那里不舒服?”王老先生不是目光涣散没有反应,就是“呜呜呀呀”指着脑袋说肚子疼。
所以,给王老先生看病,需要视、触、叩、听全套上。

“老年人的病不能单一依赖检查,如果查体的基本功不过硬,很多情况就会想不到,有偏差。”说着,黄改荣用肩膀一边支撑起黄老先生,一边用手中的听诊器在老人胸口游走。
移动的会诊中心
老年医学是集老年常见病的预防、治疗、照护、心理关怀于一体的综合临床学科,需要最大限度地缓解患者痛苦,维护或恢复器官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让老人有尊严地老去。
但是受衰老和共病的影响,老年综合征发病率很高,单一的专科诊治常不能解决问题,多学科会诊尤为重要。

多学科专家会诊病人
老年医学科主治医师王心慧从事老年医学专业3年,专业方向是神经内科,而她的同事们则来自心血管、内分泌、呼吸内科等。
“我们的三级医师组都是大综合、小专业,基本覆盖了内科重要亚专业,称得上是一个简单的移动查房会诊中心。”

上午9点半,王心慧和同事推着移动查房车来到患者床前。主管医生将患者情况介绍给每一位医护人员。“头脑风暴”悄然开始。
大家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针对现有的用药和治疗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逐条分析,逐个判断。

最后,由三级医师组组长或科主任综合评估,确定治疗方案,患者及其家属也参与其中。
据统计,老年医学科每年初步会诊患者1400余名。
矛盾中寻找平衡

多病共存,是老年病患者的普遍现象。
老人看病,不能像盲人摸象,心脏科看心脏,呼吸科看呼吸,疾病都是相互“缠绕”的,有时候会得一处而失全身,所以要善于在矛盾中寻找平衡,将患者利益最大化。
10年前,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久治不愈,原因是老人患有心脏病,心房纤颤,由于栓子脱落,造成血运性肠梗阻,导致大部分肠管缺血损伤,同时出现了双侧肾梗死,肾功能只由一侧的四分之一存活肾代偿。
从接诊的那时起,医护人员综合评估,对药物用量、注射时间、检查数据、治疗效果等严格把控。

在矛盾中寻找平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何做才是对患者最好的交代?医护人员的尽心标准就是“如果患者是自己的父母,是否依然会这么做”。
就这样持续了56天,老人的胃肠及心肺功能逐步得到恢复,最终撤离透析机、康复出院。
在爱中学会说再见

老年人在渐进的老化过程中,生理的衰老和病理的变化有时难以区分,当老年人机体退行性改变达到一定阶段,其器官的功能实际上已处于衰竭边缘。
此时,最重要的事就是守护。
老年医学科主治医师曹选超曾经接诊过一个老年病患者。98岁的黄老先生是一名老将军,来医院时已经严重心衰。曹选超当时是老先生的管床医生,全程参与救治。终于,黄老先生逐渐恢复稳定。
黄老先生每次见到曹选超都拉着交谈两句。曹选超也尽心尽力,每天只要路过老先生床前,都会陪老人聊聊。两人感情越来越深。
最终,黄老先生因为感冒再次心衰加重,生命陷入垂危。弥留之际,黄老先生安排的第一件后事,竟然是让家人为曹选超和医护人员送一面锦旗,再三嘱咐要郑重地表达尊敬与谢意。这让曹选超深深动容。

“让老人健康长寿,有尊严地老去”是老年医学科医护人员的工作宗旨。在这里,医护人员一定会尽力满足老人的要求,帮助患者家属做好心理准备,让患者有尊严地走向人生终点。
老年医学科,因此被患者称为“病好了也不想离开的科室”。


痛苦的减轻者、死亡的延缓者、尊严的维护者和晚年的护送者,这是老年医学科医护人员扮演的角色,“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是他们深刻的职业体会。

科室介绍
老年医学科是以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预防保健及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学科。

老年医学科有3个病区,下设老年心血管内科、老年呼吸内科、老年神经内科、老年内分泌代谢等4个亚专业,荣获“河南省省直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老年医学培训中心(中南区)”荣誉称号。
科室位于东院病房楼的17、18、19层,在一体多病、疾病预防保健、情感障碍的综合化治疗及职务神经紊乱的诊疗方面有独到的诊治经验。
黄改荣
老年医学科主任,老年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知名专家,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分会常委,中国老年学老年医学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老年医学专业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河南省第十、十一两届政协委员。
从事心内科临床一线工作30余年,在疑难心血管疾病尤其一体多病及双心疾病的诊治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较深的造诣。
坐诊时间:周一全天(门诊东区),周二、周五上午(国际医疗中心)
我是省医人,我愿为您服务!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