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96195时刻在线!直击“云就医”背后的坚守与担当

时间:2023-01-14

这是最近

河南省人民医院

互联网医院及96195综合服务平台

医务人员的真实工作状态


深夜、凌晨


12月16日凌晨,正在发烧的张女士心急如焚:烧到多少度才能吃药?


她迫切需要得到医生的专业指导。


图片

情急之下,她拿起手机,第一次尝试用河南省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平台发起咨询:“家里没有退低烧的,只有布洛芬,体温不到38.5度可以吃吗?”


图片

当时已是零点54分,会有医生回复吗?


没想到,几分钟后的凌晨1点零1分,她居然收到了回复:“体温不到38.5度,你要是特别难受也是可以吃的。”


这条犹如“救命”的信息是由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吴纪珍回复的。


是凑巧医生没休息吗?不是。


是因为吴纪珍的职业习惯。“我看不了患者很着急,只要他们有问诊需要,我就想快点回复。”那时,吴纪珍与许多人一样,刚经历过最痛苦的高烧阶段,身体尚处于恢复的她坚持在深夜打开手机铃声一有咨询信息,她就及时回复


图片

“我‘阳’的比较早,多回复一些,能给其他同事多一些时间帮助更多的患者。”吴纪珍说。


原来,在群众最需要“云就医”的特殊时期,我院互联网医院开通了涵盖儿童、孕产妇、成人、心理、中医5大“新冠感染”咨询专区,每个咨询专区都有相关专业的数名甚至近百名医生“组团”解答疑问。


图片

在咨询量的高峰时期,单是“新冠感染”咨询专区,日问诊量就将近800人,是日常工作量的4倍。其中,成人团队是咨询最多的热点专区,仅吴纪珍一人,就曾一下午连续回复了100多条信息。打字打的手指疼,她便想到用语音录入文字,再发送给患者。


每一条咨询回复的背后,都有看不见的心酸与坚守。有的医生正在经历高烧,却坚守岗位,一边是眼前排起长队的就诊患者,一边是手机不断响起的咨询提醒……


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为了全力保障患者的健康需求,公共事业发展部更是成立了抗疫先锋突击队,实行“网格化”服务临床科室,由专人对接、服务“新冠感染”咨询专区,积极组织、提醒专家及时应诊回复,提高咨询效率


正如一名网友评论所说:

特殊时期,特别的就医方式,

省医专家的关爱时刻在线!


白天、黑夜


最为无助的时刻,一个能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的电话,成了许多人的“救命”专线。


图片

“您好,96195综合服务平台,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这是省医服务患者的电话专线。


电话刚一接通,那头的女子便泣不成声。她的孩子“阳了”,一直高烧不退,呕吐无法进食,买不来药,又怕医院不接诊。她该怎么办?


接线员侯自美仔细询问了患儿的年龄及相关症状后,分析患儿的情况需及时就医。她告诉女子不要紧张,医院发热门诊是可以收治阳性患者的,建议女子带好相关证件,尽快带孩子前往医院。


得知原来医院有专门接诊阳性患者的门诊,女子焦急的心情得以缓解。


图片

“我需要找医生开药,现在医院还能进吗?”一位80岁的老奶奶再次拨通96195。特殊时期,孩子们都生病了,自己想取药,可又不清楚目前的防控政策及医院的就诊要求。


得到接线员李书珍的肯定回答后,老人轻舒一口气说,自己来省医能依靠的就是这个电话平台。


原来,这短短的5个数字已经帮助了数不清的老人跨越了“数字鸿沟”


不少老人由于手机操作不熟练,又不想事事都麻烦子女,自从第一次拨打过96195后,发现工作人员既耐心又专业,他们都会把这个电话存起来,来到省医有任何困难,就打96195。


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公共事业发展部根据国家政策颁布及医院就诊变化等,第一时间对96195接线员进行了组织培训,确保正确回复公众咨询。


图片

特殊时期,电话咨询量不断攀升,日咨询量甚至超过1800个电话,全体接线员甚至将专线绑定在自己的手机上,分为白天与黑夜两班,24小时提供咨询服务


“不能耽误大家的咨询,这个时候大家需要我们。”电话那头的接线员,有的还在不断咳嗽,有的身体还比较虚弱,但她们所有人的声音却一直是听得到的微笑。


“我们是用声音服务大众的,所以语气就代表我们的表情。”接线员李欢欢说,特殊时期,有许多的咨询电话刚一接通,就传来对方的哭声,因为恐慌、不知所措。所以她们面带微笑回复的每一通电话除了提供帮助,更是大家崩溃时的一剂安慰。


就像一位咨询者在电话里所说,

这个电话在她至黑至暗时刻

为她提供了光明。


这个冬天

他们是最辛苦的人

也是最可爱的人

 

他们的付出应当被看见、被尊重

也终会被记住、被牵挂

致谢,致敬!

(宣传部)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