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
河南省人民医院
全面加强新冠救治工作
院党委科学决策
本着“保健康、防重症”的原则
全院动员、全面统筹
全院上下“一盘棋”
全方位保障群众就诊需求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医疗救治,我院急诊、感染性疾病科、重症、呼吸等科室每天接诊的患者都处在高位,医院面临着多重压力。
院党委科学决策,党委书记邵凤民、院长陈传亮靠前指挥,深入临床一线,及时解决问题,并多次召开视频会议安排部署。
全院持续优化医疗救治,制定了病区、人力资源调配方案,对全院医疗资源进行统一调配,要求全院职工树牢全院上下“一盘棋”的思想,站位全局,服从指挥,不打折扣贯彻执行医院各项部署,确保救治通道畅通。
医院将公共卫生医学中心专楼专用,专门开辟为救治感染新冠老年患者病房楼,加强人力资源调配,全方位保障65岁以上感染新冠患者就医。
该举措获得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健康报、河南卫视新闻联播、河南日报等60多家媒体采访报道,200多家新媒体平台纷纷转载,为省医开辟老年新冠患者绿色救治通道点赞。
科学统筹调度病区、人力、物资等各类资源,加强急诊、重症、呼吸等重点区域能力建设和医疗救治保障;职能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做好人员调配、调岗培训,优化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全力应对重症高峰;强化互联网医院新冠专家团队咨询,为群众开辟网上便捷问诊通道;加强多学科会诊,畅通重点人员救治绿色通道,全力护佑患者健康。
院党委发布《致全体省医人的一封家书》,向全院干部职工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在全院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化压力为动力,把岗位当“战位”,全力保障患者健康。
作为战“疫”的前哨点,急诊医学科持续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最近半个多月患者数量陡增:分诊台单日接诊量最高达到666人,分诊台一天接听电话超过500次,急诊抢救室连续多日抢救量突破60人,抢救室最多时13名患者上呼吸机……
面对困难,急诊医学科在科主任秦历杰和总护士长臧舒婷的统筹协调下,党员同志义无反顾、带头冲锋,大家坚持坚持再坚持,用生命守护生命,确保了急诊救治工作高效畅通。
全员轮班坚守岗位、忍着病痛安抚患者情绪……重症医学科在主任秦秉玉的带领下,再次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工作作风,在病床使用率100%的高负荷下,救治工作有条不紊,守牢了重症患者的生死之门。
疫情高峰时期,感染性疾病科全体医护人员严守“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原则,所有人“轻伤不下火线”快速康复返岗,面对“老人多、重症多、总数多”的严峻挑战,全力保障患者医疗救治,依托全院多学科会诊优势,为住院老人开展个体化治疗。
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大楼专楼专用,专门收治感染新冠的老年患者,为这一特殊人群开辟了就医绿色通道,同时持续统筹优化医护力量安排,及时沟通床位安排,保障患者就医质量。截至目前,感染性疾病科已接诊患者500余人,其中80岁以上老人50余人。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坚持“不看完最后一位患者不走”,经常中午看到一点多、晚上看到七八点,跟患者沟通到声音嘶哑;病房医护人员克服一切困难,轻伤不下火线,快速康复返岗,全力以赴投入到高强度的临床工作中,保证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医院优化互联网医院新冠肺炎咨询与问诊模块,实行“组团式”服务,开通了涵盖儿童、孕产妇、成人、心理、中医5大“新冠感染”咨询专区,第一时间对96195综合服务平台接线员进行当前新冠肺炎防控政策、防控知识等培训,确保准确回复公众咨询。
特殊时期,互联网医院问诊量近800人,相当于平时工作量4倍,每天96195服务热线电话总量1000多个。
面对患者的需要,医务人员快速康复返岗,坚守奉献,只为了患者的健康。
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张培荣、急诊抢救室护士长任莹始终坚守一线。“医院就像家一样,同事就像家人一样。在最困难的时刻和大家在一起,这是一名党员应有的表率。
深夜12点,急诊调度员肖赞国依然在认真回答电话中患者的问题,他忍受着嗓子疼、头疼、浑身乏力,要连续工作24小时,接听500余个急诊咨询电话。
面对重症高峰,感染科ICU迅速调集医护人员力量,增设床位,随时应对紧急救治需要,全体医护人员连续5天吃住在医院,迎战重症高峰。
中心ICU护士郭娇娇怀孕36周,体温恢复正常后,便申请重返工作岗位。同事们都劝她在家多休整几日,但她却说:“大家最近都太难了,我早到岗一天就能早分担一些重担,我可以的!”
中心ICU五病区专门成立了新冠阳性互助组,所有阳性的同事均可入群互相帮助,包括病情进展互助、心理干预互助、工作应急互助、家庭私事互助等。此外,五病区还建立了药品和物资池,退热、止咳、抗感染等药物或保健品可自愿捐赠至药品池,所有人如有需要均可自行领取服用。
医务人员的高度敬业精神感动着越来越多的患者。
中心ICU一名94岁高龄的患者每天都会赋诗一首赞颂医务人员。转出ICU的当天,她再次赋诗一首以表达感激之情:“行走如飞,来去匆匆。救死扶伤,大道通行。老树枯枝,借力更新。人才济济,祝我脱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活着出去,设宴酬宾。”
人民医院为人民
坚守奉献护健康
让我们协力同心
共同筑起健康屏障!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