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至26日,第十一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多维工具)大会传来好消息,我院急诊医学科“蛟龙圈”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81个圈组在急诊专场上同台竞技,最终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
本次大会吸引了全国1224个品管圈报名,866个圈组入围决赛12个专场同步角逐。比赛期间,急诊医学科主任秦历杰,科护士长臧舒婷,护士长常玉霞、韩旭、邹琦、任莹、张娟,以及科室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在流程制定、课件制作、演讲展示等方面精益求精、反复打磨,最终,“蛟龙圈”凭借前沿性、创新性的立意和精彩卓越的展示,赢得了国家级评审专家的高度赞扬。
除了“蛟龙出圈”,我院PICU(儿科重症监护室)的鸟巢圈、眼科门诊的EYE圈、骨科三病区的鼓舞圈、眼科一病区的明眸圈,分别荣获圈组二等奖;眼科手术室的心灵圈、中心ICU五病区的护心圈,分别荣获圈组三等奖。
揭秘“蛟龙圈”
体外心肺复苏(ECPR)是对心脏骤停使用传统心肺复苏(CCPR)失败的患者紧急启动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抢救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率和存活率。
急诊医学科率先在全省急诊领域独立开展ECPR技术,并将此项技术延伸至院前。此次“蛟龙圈”以「基于智慧急救平台构建OHCA患者ECPR快速反应模式」为主题,重点展示我院快速开展院前ECPR救治,缩短患者低血流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的相关工作实践。
1.缩短准备时间,提高反应速度
打造智慧急救平台;ECPR应急救援系统实现一键启动;升级信息化专用ECPR救护车;建立院前ECPR移动ICU;规范物品6S管理。
2.监测质控,优化细节
构建院前ECPR救治4R管理模式;成立快速反应团队;制定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选派优秀人员外出培训学习;组织情境模拟演练提高专业水平;制定预警标准,准确评估,及时预警;ECMO团队24小时值班在岗,3分钟快速出诊;加强分工配合,优化抢救流程。
3.完善全流程技术保障链
院前急救开展高级生命支持,尽早预警启动ECPR实现ECMO快速转机,实现院内24小时急诊冠脉造影与血运重建。
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实施包括目标体温管理、气道管理、呼吸支持、多模态神经功能评估、早期康复在内的综合管理方案,提高ECPR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
截至目前,围绕ECPR,急诊医学科已成功申报科研课题2项,开展新业务、新技术5项,获发明专利2项,成立了中原急诊ECMO救治中心,进一步提高了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