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48小时,大暴雪中,河南省人民医院北院区急诊科直击……

时间:2023-12-12

12月10日

河南省人民医院北院区正式开诊


开诊首日,新乡、郑州多地迎来暴雪,重重挑战下,北院区第一个急诊之夜,生死时速、暖心呵护持续上演……




17时08分  急性脑出血


当天,气象台连续发布多条暴雪黄色预警。根据经验,大雪天的急诊科总是最忙碌的,急诊抢救护士长张祁和调度员徐波涛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防滑链,和司机张盛泉一起,给站里每辆救护车都上好“保险”


图片

17时08分,天刚擦黑,急救中心接派车指令,有人在家晕倒,陷入昏迷。救护车立刻出诊,赶到患者家中时,主治医师崔英杰发现老人意识不清,怀疑脑卒中


到院后,患者立刻被分入脑卒中门诊,北院区急诊医学科负责人许丽君为患者开通卒中绿色通道。通过一站式卒中救治平台,影像诊断、治疗无缝连接,不到10分钟就一站式完成了相关检查,确诊“急性脑出血”!


图片

此时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急诊抢救小组迅速为老人完成气管插管,随后经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王斌联合会诊。结合家属意见,患者被转入位于急救中心三层的急诊ICU接受进一步治疗。



20时29分  农药中毒


“俺闺女喝农药了!快救命!”急诊气氛再次紧张起来。


这是一名18岁的少女,因和家人拌嘴,服用除草剂导致中毒。此时患者已出现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随时会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失去生命。


图片

患者被快速拉入应急隔离室,这里配套有独立的洗胃单元,开诊第一天就派上了大用场!


医护人员立即展开救治,经过1个多小时的全力抢救,患者意识转清,病情好转,转入急诊二层内科病区接受进一步观察治疗。



20:52  第一例手术患者


图片

79岁的张老先生被家人紧急送到了急诊科。老先生肚子疼了一下午,不见减轻。“知道咱北院区今天开诊,就直接把老爷子拉过来了!”


图片

经过检查,医生高度怀疑老先生为急性阑尾炎。随后,胃肠外科王志凯副主任医师、闫一洋主治医师为患者进行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这也成为北院区开诊后第一例手术


图片
图片

夜越来越深,来就诊的患者不见减少。


腹痛的老先生、胸闷的老奶奶、胃疼呕吐的女患者、先兆流产的孕妇、高热咳嗽的小患儿....陆续到来的十几名患者在急诊医护人员专业高效、有条不紊的配合下,都得到了妥善救治。


图片
图片
图片

而在救治过程中,他们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就是冲着咱省医的牌子来的,果然名不虚传!”



凌晨2时  顶风冒雪出车抢救


大雪持续飘洒,路上积雪渐深。


凌晨2时,急诊120急救电话骤响,“某高校有学生突发胸闷,请速出车。”医生崔英杰、护士赵普、司机张盛泉顶风冒雪,立刻出发!



图片
图片

途中道路湿滑,随车人员合力推车前行,争分夺秒赶到患者身边,保障了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10时51分  危重患者转运


接到急救电话后,救护车再次出发。急诊ICU护士长曹栋、崔英杰医生、张理想护士一同前往原阳县转运病人。


图片

这是一名呼吸衰竭、气管插管重症病人,由于慢阻肺急性发作,病情危重。在北院区开诊前两天,当地医院已多次联系,希望能早日转诊。


中午11时30分,患者带着呼吸机被安全转入急诊ICU病房。经过全力救治,目前生命体征平稳。



12月11日夜  四车连撞交通事故


22时4分,北院区急救站出诊电话再次响起,黄河大桥发生一起四车连撞交通事故,有外伤患者需要现场救治


图片

接到120中心指令后,副主任医师赵占江、护士侯兵立刻收拾好急救物品,司机李杨驾驶急救车快速赶往事发现场。由于桥面结冰,四辆车连撞后发生了严重损伤。


图片

经过现场紧急处置,4名患者被快速转往北院区急救中心,接受进一步治疗。急救人员快速、专业的表现再次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慕名就诊的  “首例”患者


12月9日,还没开诊,急救中心就迎来了“首位”患者——家住附近的张女士。


图片

得知有患者慕名就诊,崔英杰医生立刻搬来了椅子,在急诊预诊分诊台前,面对面询问患者病情。经过问诊查体,张女士虽然胃部不适但病情并无大碍,崔英杰为张女士提供了用药和饮食指导,并简单介绍了急救中心的设置。


在了解了急救中心院前急救、院内抢救、急诊ICU、住院病房一体化现代化急救医疗模式后,张女士称赞道:“省人民医院建到了家门口以后我们周边的群众健康有了保障!


图片

48小时,在急救中心,还有不少这样的故事,正是医护人员的责任、奔跑和温暖,为越来越多患者带去希望、生机和守护


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秦历杰介绍,河南省人民医院北院区急救中心的投入使用,填补了平原示范区没有急救站的空白,将以优质高效急救服务保障辐射整个豫北区域。(宣传部)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