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记者 杨益莹 宣传部 张晓华
7月26日上午,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病区阳光大厅笑声阵阵,一场专为中高考生量身定制的“减重趣味游园会”正在这里举行。
作为医院“肥胖月”系列活动的重头戏,这场以“青春不‘重’样,健康‘轻’开始”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吸引了十余组青少年家庭参与。医生、营养师、健身教练、厨师的组合阵容,健康科普、体测互动、趣味运动、美食体验的四大板块,为正值假期的学生群体打造了一场“玩中学、动中瘦”的健康盛宴。
科学减重第一课
破解“越减越肥”魔咒
“为什么每天只吃水煮菜却不掉秤?”“突击节食后反弹更快怎么办?”活动一开始,家长和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王丽敏的专题讲座,用“四大法宝”破解减重误区:
1.吃得聪明。减肥不是饿肚子,而是选对食物,吃对份量。
2.动得有效。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并坚持下去。
3.心理赋能:管理情绪,告别情绪化进食,不用美食奖励自己。
4.行为改变:设定好完成的减重小目标,记录自己每天的进步。
“健康的一天从早餐开始!”王丽敏现场展示的“黄金早餐公式”引发大家的拍照记录:一杯牛奶+一个水煮蛋+一片全麦面包+几片生菜番茄,既保证营养又控制热量。
她特别强调:“减肥不是短期冲刺,而是养成受益终身的健康习惯。”
体脂检测加燃脂操
轻松甩掉肉肉
体成分检测区, 17岁的小刘刚拿到报告便惊讶道:“原来我不是strong而是虚胖!”检测显示,他的体脂率超标15%,但肌肉量不足。
王丽敏解释:“同样体重下,肌肉量高的人基础代谢更强,这就是‘易瘦体质’的秘密。”
了解了自己的肌肉含量和内脏脂肪后,现场的孩子和家长们都铆足了劲,这时健身教练上场。
“左脚点地,右手画圈!”随着动感音乐,专业健身教练带领全场跳起燃脂操。30分钟高强度训练后,参与者平均消耗300大卡。
“原来运动可以这么快乐!”小陈擦着汗水笑道。更令人惊喜的是,教练现场教授“碎片化运动法”:课间10分钟靠墙静蹲、睡前5分钟平板支撑,让减重融入日常生活。拉伸环节,教练还纠正了“弯腰驼背跑步伤膝盖”等常见错误姿势。
跟着大厨做
减脂餐也能吃出幸福感
午餐环节,来自河南省人民医院的营养师和厨师为大家制作了越吃越瘦的“魔法料理”。
用油醋汁替代沙拉酱、用水煮替代煎炸、用土豆、南瓜替代主食……营养师陈亚茹现场演示:“一勺橄榄油+两勺醋+少许黑胡椒,就能调出媲美餐厅的油醋汁。”
家长李先生试吃后表示:“这比外卖沙拉好吃!”更贴心的是,菜品不仅好吃还能满足青少年身体发育的健康需求,家长和孩子们纷纷用手机拍下食谱,计划回家DIY。
“以前孩子总说‘等考完再减肥’,这次活动让我们明白健康管理要趁早。”家长张先生表示。多位家长反馈,这次活动打破了“减肥=痛苦”的刻板印象,更培养了孩子自主健康管理的意识。
这场持续3小时的活动,用科学知识破除减重焦虑,以趣味互动传递健康理念。
王丽敏表示,青少年健康管理训练营活动将持续开展,通过长期跟踪指导帮青少年建立终身受益的健康习惯,也欢迎更多家长和孩子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