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人民医院胸外科在全省率先引进并成功应用持续术中喉返神经监测技术,为高难度食管癌手术装上了精准的“GPS”导航系统,有效解决了术中淋巴结清扫与神经保护难以兼顾的长期临床难题,显著提升了手术安全性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食管癌是河南省高发的恶性肿瘤,其上纵隔淋巴结尤其是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常见。彻底清扫该区域淋巴结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但喉返神经因其路径复杂、易损伤的特性,成为手术中的“高危地带”。传统手术中喉返神经麻痹发生率较高,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并发症。
为攻克这一难题,河南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魏立、王建军主任医师团队引进了先进的持续术中喉返神经监测技术。该技术通过实时电刺激和神经功能信号反馈,使主刀医生能够像使用GPS导航一样,在复杂的手术视野中精准识别喉返神经的走行。在“导航”的全程护航下,医生可以实时感知神经所受的牵拉或压迫,及时调整操作,从而在实现淋巴结彻底清扫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神经功能。
目前,已有众多省内食管癌患者从该项技术中受益。多位患者术后声音洪亮如常,未出现饮水呛咳等神经损伤症状,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此项技术的成功应用,是河南省人民医院在食管癌精准外科领域取得的一项重要突破,标志着河南省在食管癌术中神经功能保护方面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它不仅破解了长期困扰外科医生的手术安全与根治性平衡难题,也为广大食管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