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剖宫产"止痛神栓"火了!药师紧急提醒!

时间:2025-05-08

近日,社交平台刮起一股"剖宫产止痛神器"热潮,无数宝妈安利双氯芬酸钠栓,评论区俨然成为产后妈妈的“止痛互助站”。作为宝妈圈新晋顶流,这款直肠给药的栓剂确实能快速缓解术后疼痛,其非甾体抗炎药属性自带温柔光环——不仅镇痛抗炎效果显著,更因绕开胃肠吸收路径,成为禁食产妇的优选方案。但河南省人民医院药师提醒:这个被捧上神坛的“救命栓”实为处方药!从剂量把控到禁忌筛查,从用药时机到哺乳安全,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业医疗人员判断。剖宫产妈妈们,你们真的了解这颗网红栓剂的正确打开方式吗?

双氯芬酸钠栓的作用机制与特点

双氯芬酸钠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阻碍炎性介质生成,从而达到退热、止痛、抗炎的效果。对术后伤口痛、宫缩痛有一定缓解作用。

与口服给药方式相比,双氯芬酸钠栓通过直肠给药,可以减轻药物首过消除现象,吸收完全,起效更快,通常0.5-2小时即可达到最大镇痛效果,这大概是剖宫产术后的宝妈们感觉有效的原因之一。

双氯芬酸钠栓的潜在风险

尽管已有临床研究表明,双氯酚酸钠栓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具有显著效果,但该药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如可能增加产后出血、胃肠溃疡或肾功能损伤风险,尤其对于本身体弱的产妇。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万能止痛药”,而是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合理使用。哺乳期建议首选对乙酰氨基酚或物理镇痛,若必须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应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低剂量用药,并密切观察母婴反应。

双氯芬酸钠栓的用药建议

国外研究。双氯芬酸钠哺乳期分级属于L2级,安全等级并不是最高的,少量药物可能通过乳汁分泌,其对婴儿的长期影响尚不明确。

中国药品说明书。双氯芬酸钠栓说明书中明确标注:妊娠晚期(孕30周后)“禁用”,因可能增加胎儿动脉导管早闭风险。哺乳期用药标注为“慎用”或“禁用”,建议用药期间暂停哺乳或遵医嘱。

WHO与妇产科指南。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哺乳期镇痛首选对乙酰氨基酚,若效果不足,可在医生评估后短期使用低剂量双氯芬酸钠。

产妇使用注意事项

1.剖腹产后疼痛管理需由医生综合评估,自行用药可能掩盖病情(如感染、血栓等),延误治疗。

2.短期、低剂量使用,若医生开具该药,建议单次剂量≤50mg,疗程不超过3天,避免长期使用。

3.哺乳期需权衡利弊,用药后至少暂停哺乳4-6小时,或选择配方奶替代。

总结

双氯芬酸钠栓虽是有效的术后镇痛药,但并非“剖腹产神药”,它是处方药,其使用需严格遵医嘱。另外,产妇的疼痛管理需进行专业化评估,产妇个体情况(如出血风险、哺乳需求等)。网络分享不能替代专业建议‌。

‌希望每位剖宫产妈妈都能科学镇痛,安心恢复!(作者:张令春 编辑:史尧)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