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大河健康报》糖友不仅能吃饱 还能吃好

时间:2013-08-17

糖尿病不是饥饿的代名词,只要听医生的话

 □记者 蔡建华

 实习生 闫莹莹

 许多糖尿病患者都知道在饮食上需要多加注意,因为一不小心摄入过多的热量,于病情将是雪上加霜。于是,他们不敢吃,整日感到饥肠辘辘,味觉饱受虐待,甚至一味地少吃,可是这样有可能会造成低血糖、营养不良等状况。

 糖尿病本身就容易饥饿,如果吃不饱吃不好,更容易疲劳。糖友们为了控制血糖,常常控制饮食。但控制饮食不是不吃,也不是一味地少吃。人体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抵抗力就会下降,各种疾病也就找上门来了。  

 得了糖尿病,怎样吃饱吃好?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袁慧娟说,糖尿病患者只要科学分配热量,选择适当的食物,不仅能吃饱,还能吃得好。

 每天摄入多少热量

 公式可以算出来

 糖尿病患者应按照自身的具体情况(包括性别、年龄、体重、劳动强度等),科学地计算每日所需热量,并合理地制订饮食治疗方案,这样才能既保证了患者所必需的营养供给,又不使血糖过度升高、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糖尿病患者应控制每日摄入的热量,摄入多少合适呢?糖尿病患者每日应摄入的热量有较严格的计算方法:

 第一步:计算标准体重

 通过公式“身高(cm)-105=标准体重(kg)”计算出自己的标准体重。

 第二步:计算每天所需热量

 依据体力消耗不同,划分为卧床(25)、轻体力(30)、中体力(35)等不同活动量层次,判断出自己的活动量指数,如果你是卧床病人,那么你的活动量指数就是25。

 再依据公式算出自己每日应摄入热量:标准体重(kg) × 活动量指数=每日应摄入的总热量(千卡)。假如你是卧床病人,那么你每日应该摄入的热量就等于你的标准体重×25。

 第三步:参照食物热量表,制订食谱    

 食物中,每克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产4卡热量,每克脂肪产9卡热量,以此计算出不同营养物质应摄取的重量。

 在热量分配中,碳水化合物约占55%~60%,蛋白质约占15%~20%,脂肪约占25%~30%。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于谷薯类;蛋白质主要来源于肉、蛋、奶、奶制品及豆类;脂肪主要来源于动物脂肪、植物油和坚果。

 每天吃4~6顿最合适

 糖尿病不可根治,但糖友们不能因此就消极应对,不管不顾,胡吃海喝,这样将会面临诸多严重的并发症,忍受更多的痛苦,使得局面难以收拾。控制血糖在合理范围内,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没有并发症的威胁,就不用承受并发症带来的痛苦,可以减轻经济负担,享受和正常人一样的幸福生活。

 糖尿病目前虽不可根治,但可以控制。因为它是慢性进展性疾病,糖友们应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治疗效果。糖尿病是一种公认的身心疾病,要治“糖”,先治“心”,并从饮食下手。

 由于饮食和血糖的关系最为直接,糖友们对于自己的饮食就应该合理科学地安排。怎么做最为科学呢?日常饮食中糖友们应遵循这些原则:

 ▲合理控制摄入总热量;

 ▲平衡膳食,各种营养物质均衡摄入;

 ▲称重饮食,定时定量进餐;

 ▲少量多餐,每日4~6餐,这样可以减轻胰岛素分泌负担,还可以纠正代谢的紊乱,把体重和血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不吃主食可不行

 光吃粗粮也不好

 有些糖友为了减肥或降低血糖,控制主食摄入,认为饭越少吃越好,甚至成人每餐仅吃50克饭。因为主食摄入不足,总能量无法满足身体需要,会导致体内脂肪、蛋白质过量分解,造成营养不良,身体消瘦,甚至产生低血糖或者饥饿性酮症,这都是十分危险的。人体需要的能量主要从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中摄取,而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承担了提供能量的主要任务,主食往往由碳水化合物组成,所以不可放弃主食。    

 有人不喜欢吃粗粮,认为口感粗糙、味道不好,但粗粮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身体大有裨益,但粗粮吸收率不高,如果吃得过多,可能会造成低血糖,对肠胃功能不好的人来说,可能会造成营养不良,所以粗粮细加工,并且粗粮细粮搭配起来吃才会更科学,更健康。

 怎样做到粗细粮合理搭配呢?一般来说,每日一到两餐的主食里有粗粮即可。对于较硬较粗糙的粮食来说,如黑米,蒸干饭不合适,熬粥较好,可以与大米以1∶10的比例一起熬,小米和大米也可按此比例熬粥,大米和玉米粒也可以一起煮饭。总之,在细粮中加入适量的粗粮一起入饭,会更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更利于身体健康。

 水果不是不能吃

 血糖控制不理想应暂停

 很多水果味道甜美,又香又脆,大家都爱吃。不少糖友认为很多水果含糖量比较高,水果吃多了会对控糖产生不利。其实,对糖尿病病友来说,水果并非只可远观,不可近享。2007年版的“中国居民膳食宝塔”中,就提出了成年人每天水果的摄入量为200克~400克,可见水果在膳食平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水果中并非全是果糖或葡萄糖,大多都是水分,水果中的果胶,属于可溶性膳食纤维,被验证具有延缓葡萄糖吸收,降低血糖的作用。但是当血糖控制不理想时,建议暂不吃水果,改吃西红柿、黄瓜等蔬菜类水果,等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后再选用水果。    

 怎么吃水果以减少对血糖的影响就成为病友一个需要明了的问题。在享用水果时应该做到下面几点:

 ●合适的时间    

 尽量选择在两餐之间。饭前或饭后立即吃水果对血糖影响比较大。吃完以后最好适度做点运动,以帮助更好地控制血糖。

 ●合适的量    

 总量控制,少量作为基本原则,同时适当减少主食的量。如果每餐能减少一点儿主食,就可以在两餐之间增加一定量的水果。柚子、橙子、橘子、猕猴桃、李子、葡萄、苹果、梨、桃等水果每吃200克就应该减少25克粮食。如果进食150克的柿子、香蕉、鲜荔枝也要减少25克主食。如果吃了500克西瓜或300克草莓,也要减少25克主食。但这并不适合所有病友,您可以根绝自己的情况考量一下。

 ●合适的水果    

 水果种类很多,但不同品种的水果,由于生长地点、时间、季节、成熟早晚不同,所以水果的最佳食用期不同。有些水果可随摘随吃,既美味又新鲜,且口感很好;有些水果如果放置一段时间再去吃就会感觉到甘甜可口。这就是后熟期水果,后熟期水果糖含量提高了,口感更好了。

 对非糖尿病患者而言,这些处于后熟期的水果才是最佳可食期。但是为了减少对血糖的影响,糖尿病患者在选择此类水果时,要尽量选择新下来的、非后熟期的水果,这样对血糖的影响会降到最低。总之,水果并非糖尿病患者的禁忌,只有遵循一定原则,还是可以享受水果的美味的。

 试试下面的健康营养食谱

 只要合理分配热量,搭配食物,糖尿病患者也可以和普通人一样,吃得健康,吃得多种多样,吃得肚子不“起义”。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健康食谱,可以试着做一做。

 ●蔬菜玉米饼

 原料:白菜50克、鸡蛋2个、香菇10克、食盐1~2克、玉米面50克、面粉10克、葱2根、烹调油5克。

 制作方法:

 1.将香菇发好,把白菜切成末,葱切末,发好的香菇切末。

 2.打鸡蛋,蛋液加盐、细玉米面、少许面粉调成糊,加菜末、香菇末、葱末,搅拌均匀。

 3.平底锅倒少许油,加菜面糊,摊平,用小火烙熟,至两面金黄即可。

 ●鲫鱼炖蛋

 原料:鲫鱼80克,鸡蛋60克,盐、料酒、味精、葱末少许,油3克。

 制作方法:

 1.鸡蛋敲入碗内打匀,加汤、味精、葱末、盐后备用。

 2.将鲫鱼去鳞洗净,放入锅内,煮至五成熟时捞起,放在打匀的蛋内,露出头和尾,然后上笼蒸(小火)15分钟后取出。

 ●珍珠丸子

 原料:猪瘦肉50克,糯米25克,姜末、味精各少许,食盐1克,淀粉、料酒各适量。

 制作方法:

 1.将糯米洗净,放温水中泡约1小时,捞出,置盘中。

 2.将猪肉剁碎,加入食盐、料酒、姜末、味精及适量淀粉和水,用力搅拌,制成肉丸。

 3.于每个丸子的外面裹上一层糯米,置盘中,上蒸锅蒸熟。

 ●南式拌菠菜

 原料:菠菜150克,白豆腐干50克,食盐1~2克,香油5克,甜味剂、味精各少许。

 制作方法:    

 1.将菠菜洗净,切成小段,放开水中烫软捞出,过凉水,挤去水分。

 2.白豆腐干切成小丁,放开水中煮一下捞出,过凉开水。

 3.将菠菜、豆腐干放在一起,用食盐、甜味剂、味精、香油拌匀即可。

 ●果类拼盘

 原料:猕猴桃半个、西红柿半个、黄瓜半根。

 制作方法:将猕猴桃去皮,西红柿、黄瓜洗净,将以上材料切小块,装盘。

http://newpaper.dahe.cn/dhjkb/html/2013-08/16/content_941413.htm?div=-1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