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大河健康报》哮喘难缠 如何治疗?

时间:2013-08-17

西药能快速缓解症状,惧怕激素不用药危害更大;

 脱敏治疗并非人人适合而且见效慢;中药针灸比贴敷效果更好

 □记者 蔡建华

 已经立秋了,天气慢慢开始变凉,昼夜温差开始变大,患有哮喘的朋友,又开始“头痛”了。名人中,邓丽君和柯受良都是哮喘患者。1995年的5月,邓丽君入住泰国的某酒店度假,酒店服务员突然听到她所住的房间有强烈的撞击声,打开房门时,发现邓丽君躺在地板上,喘得十分厉害。虽然服务人员把她送进了医院,邓丽君仍然没有醒过来。10年前,亚洲第一飞人柯受良在上海猝死,他的家人说,柯患有严重的哮喘病,死因与此有关。

 邓丽君和柯受良均死于哮喘,可见,治疗哮喘并不是钱的事儿,而是医疗技术问题。目前,哮喘的治疗方法很多,却没有一个适合所有哮喘患者、一试就好的。

 哮喘如此难缠,到底选用什么方法好呢?《大河健康报》记者通过采访专家,向您介绍几种较常用的哮喘治疗方法,供朋友们参考。

 西药治疗优势在于迅速缓解病情

 说到治疗哮喘的药物,很多人会想到激素。是的,西医专家用的哮喘治疗药物就是激素,激素是药物治疗中最基础、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

 哮喘往往有明显的季节性,专家常交代患者,在哮喘发病的季节来临前1~2个月,开始接受药物治疗,这种疗法叫预防性用药,一直用到发作季节结束,可以有效预防哮喘。哮喘,特别是成人哮喘是无法根治的,吸入性激素需要长期使用。人在哮喘发作时,气管是痉挛的,痉挛状态下,气管会变细,使用吸入性激素药物后,哮喘可以立即得到控制,这就是药物治疗哮喘的优势。

药物治疗哮喘,经历了从口服到吸入两个阶段。刚开始,激素都是口服的。大家都知道,激素对人体有害,吃进去的激素,经过人体吸收,在控制哮喘的同时,却对人体的其他组织不利,甚至出现严重的激素反应,比如满月脸,向心型肥胖,股骨头坏死等。后来,医生把给药方式进行了改进,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把含有激素的药物直接通过口腔,喷射到气管部位,激素类药物仅在气管处吸收、起效,其他组织很少接触,大大减少了激素的危害。

 当然,给药方式的改变,只是减轻了激素的危害,并不能完全杜绝,所以,仍然有人担心,特别是家长担心孩子使用时,会影响使用者的生长发育。对此,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陈卓昌说,虽然激素有一定副作用,但是,它的危害要远远小于不用药时,哮喘给患者带来的伤害。

 目前,药物治疗哮喘,激素处于绝对优势,患者不要轻信电线杆上的“祖传秘方”广告,这些广告都是打着中医的幌子骗人的。

 哮喘多因过敏引起,但脱敏疗法并非人人适合

 多数哮喘是过敏引起的,既然病因明确,对患者实施脱敏治疗,从根儿上解决哮喘问题,似乎是一条不错的路子。

所谓脱敏治疗,就是明明知道一个人对某种物质过敏,却故意向其体内注射该物质的蛋白,先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用量,让人体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该物质。遗憾的是,脱敏治疗有两大问题:一是不是所有哮喘都适合脱敏疗法;二是脱敏治疗的周期较长。河南省人民医院变态反应科(过敏反应科)主任、主任医师王思勤说,脱敏治疗主要针对螨虫、花粉、动物的皮毛等吸入性的过敏原,对于接触性过敏原或食物过敏原,比如金属、化妆品、油漆、海鲜、鸡蛋等,目前还不能做脱敏治疗,只能避免和这些过敏原接触。

 脱敏治疗不容易被人们接受的另一原因是见效慢,治疗周期长。一般治疗6个月才起效,治疗周期长达3年。

 针灸治疗 比穴位贴敷效果还要好

 针灸治疗哮喘,与激素和脱敏疗法相比,知道的人并不多,但却是绿色的好方法。

 近两年,冬病夏治(主要指穴位贴敷)炒得异常火爆。哮喘,就是冬病夏治治疗的主要疾病之一,因为治疗方法简单、方便,患者只需到医院贴三次“三伏贴”即可,深受大家的欢迎。

 冬病夏治对哮喘是有效果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针灸治疗哮喘,比“三伏贴”效果更好。中国针灸学会实验针灸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杨永清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针灸治疗哮喘效果好却鲜为人知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针灸治疗哮喘技术含量高,不是每个中医都能掌握的,所以没有冬病夏治和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那么普及;二是治疗过程比冬病夏治的周期长,如果患者耐心不够,很难坚持足够的疗程。

其实,针灸治疗哮喘,在国际上是得到认可的,早在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公开宣布了针灸对43种疾病有效,哮喘位列其中。去年去世的我国著名针灸大家邵经明教授(享年103岁)就是河南人,他辨证施治,通过针刺三个穴位,调整肺脏功能,改善呼吸功能的失调状态,达到止咳平喘的作用。三个穴位用针灸,既有镇咳平喘的作用,又可预防哮喘的复发。

 针灸治疗哮喘虽然效果好,却不太方便,需要患者频繁往医院跑。治疗时,每日针灸一次或隔天一次,每次针灸的时间是30分钟。针灸是论疗程的,一个疗程10次,一年针灸两到三个疗程,即可起到好的疗效。

 有些人信赖针灸,却有两个担心:一是怕疼,二是怕传染。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针灸科邵素菊教授说,针灸选用的针直径只有0.3毫米左右,只要全身放松,根本感觉不到疼痛,患者经常这样描述针灸的感受:就像蚊子叮了一下。治疗用针都是一次性的,不重复使用。

http://newpaper.dahe.cn/dhjkb/html/2013-08/16/content_941418.htm?div=-1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