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医院

500枚免费角膜!贫困患者的复明机会来啦

时间:2019-11-25

河南是人口大省,现有单眼盲和双眼盲角膜盲患者20多万人。同时,每年新增角膜盲患者1万人(按照发病率万分之一的比例)。而因为供体缺乏的原因,河南省每年角膜移植手术只有几百例,大量角膜盲患者因盲致贫,给其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0月31日,一个项目的启动,有望为这类患者带来福音——


现场:角膜盲慈善扶贫复明项目启动


为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和河南省慈善总会的角膜盲慈善扶贫复明项目,中国再生医学国际有限公司决定选择河南作为进行角膜移植扶贫脱盲的首个省份。10月31日,由河南省慈善总会、河南省人民医院和中国再生医学国际有限公司三方联合举办河南省角膜盲慈善扶贫复明项目启动仪式。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党总支书记赵东卿主持仪式。省政协原副主席、省慈善总会会长邓永俭,省国土资源厅原厅长、省慈善总会副会长盛国民,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谢李广,医药卫生报社社长、总编高富国,河南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省立眼科医院院长顾建钦,中国再生医学国际有限公司总裁王学军,专家代表参加活动。启动仪式上,中国再生医学国际有限公司捐赠500枚价值1000万的艾欣瞳生物工程角膜,用于河南经济困难的角膜盲患者实施复明手术。


顾建钦书记表示,医院会全力做好这个慈善项目,“带您看见世界”!希望通过项目的实施,让更多患者看到世界、看清世界!


王学军总裁说,本次捐赠角膜是公司自主研发且全球首个上市的生物工程角膜,三期临床试验在省医完成,相信会给更多患者带来光明。


谢李广副主任指出,该项目的实施,响应了国家“精准扶贫、科技扶贫”号召,有望帮助河南经济困难的角膜盲患者重见光明。


盛国民副会长说,省慈善总会将加强项目管理和协调,规范项目运作,把项目做好,减少因贫致病、因病返贫的情况,让更多贫困患者受益。


河南省眼科研究所副所长雷博代表医院,从邓永俭会长手中接过“河南省角膜盲慈善扶贫复明项目组长单位”牌子。


角膜及眼表病中心主任任胜卫代表医院接过首批100枚定向捐赠的生物工程角膜。这100枚角膜将定向用于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为经济困难的角膜盲患者实施复明手术。


前景: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河南省人民医院是我国角膜移植的发源地。第一任全国角膜学组组长马镇西教授,来自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研究所,在角膜移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7年,河南省角膜病诊治关键技术及临床应用院士工作站落户河南省人民医院,由谢立信院士领衔。其中谢立信院士的博士生任胜卫担任角膜及眼表病中心主任。任胜卫表示,医院每年大概会接到600-800位需要角膜移植患者的申请,但最终仅有1/3的人能够移植。角膜供体的缺乏是一大因素。此次复明项目的启动,将给需要角膜移植手术、适合使用生物工程角膜材料,且家庭贫困的患者提供很好的复明机会。作为河南省角膜盲慈善扶贫复明项目组长单位,省立眼科医院将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眼科医生的培训指导,让更多患者享受均质化诊疗服务。


链接:角膜病致盲人群参与项目的条件


需要手术:因角膜感染或者遗传性角膜变性等原因导致角膜病变,严重影响视力或者已经看不见,需要进行角膜移植手术。


适合生物工程角膜材料:目前的生物角膜只能作为前部板层角膜材料使用。对于角膜病变未累及内皮层的患者,可以使用该角膜作为供体替代病变或感染的角膜组织,从而达到复明的效果。


家庭贫困:支付能力较差,有相关能够证明贫困状况的资料。(宣传部 尹沅沅)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