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深敬意!河南省人民医院抗击新冠疫情再获殊荣
最深敬意,最高礼遇!

10月21日,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郑州隆重举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在褒扬先进、致敬英雄中持续营造竞相出彩的生动局面,在回望大战、回顾大考中不断凝聚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省委书记王国生出席会议并讲话,省长尹弘主持会议,省政协主席刘伟出席会议。
会议宣读了《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决定》和《中共河南省委关于表彰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和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决定》。王国生、尹弘、刘伟等为受表彰的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和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颁奖。
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省级领导同志,省军区政委,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出席会议。全省各地、省直各部门、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部分医疗防疫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民主党派河南省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我省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追授全国、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亲属代表等参加会议。
会上,南阳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二病区主任赵江、河南省人民医院院长邵凤民、信阳市传染病医院传染二科主任吴志强、驻马店市公安局法制支队副科长张鹏、郑州市中原区棉纺路街道五棉南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志峰、商丘市睢阳区新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潘福东作了发言。
邵凤民院长在作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基层党组织获奖代表发言中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省人民医院作为全省卫生健康行业的排头兵,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稳疫情防控政治责任,坚决践行人民医院服务人民的社会担当。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医院将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慎终如始,常备不懈,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打造高水平传染病救治基地,努力在建设健康中原、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中再立新功!

邵凤民院长的发言,内容详实、生动感人,有气势有激情,展示了河南省人民医院全体医务人员百年传承的崇高使命和责任担当,赢得了阵阵掌声。
会上表彰了全省抗击新冠肺炎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河南省人民医院获评一系列荣誉。名单如下(按公示名单姓氏笔画排序):
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王文杰 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重症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王龙安 省人民医院亚专科主任,主任医师
卢喜玲(女) 省人民医院公共卫生中心护士长、副主任护师
朱世超 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主管护师
苏丰鸣 阜外华中心血管医院急诊科医生,主治医师
李 英(女) 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急重症科医生,主任医师
张俊梅(女) 省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主任护师
武素英(女) 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兼工会主席,护师、正高级经济师
荆 婵(女) 省人民医院感染ICU病区护士长,主管护师
程剑剑 省人民医院医务部副主任,主任医师
曾艳丽(女) 省人民医院亚专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谢 奇 省人民医院病理科主管技师
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重症监护病房
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
张俊梅(女) 省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主任护师
党旗所指
就是职责所在、使命所向
医院党委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战胜疫情的根本保证,迅速响应,统筹指挥,建立“党建+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吹响了全院疫情防控的“集结号”。
48小时腾空公共卫生医学中心,改为专用隔离病房,不到1小时完成援鄂医疗队组建,15天建成拥有33张负压病房的新冠楼。
特别是把投身疫情防控一线作为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的磨刀石,设置党员“先锋岗”“示范岗”“责任区”,遴选立场坚定、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党员医护骨干到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等抗疫救治最前沿,真正做到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领导,哪里就有党员当先锋、作表率的身影。

8000多名干部职工、3088名共产党员冲锋在抗疫一线,一张张请战书、一个个红手印,无不映照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白衣战士的担当。
老党员、老专家马利军教授曾在2003年带队抗击SARS,这次疫情防控中又连续在重症救治第一线奋战70天,每天休息不到2小时,甚至通宵,17年初心不改、本色不褪;
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康谊教授和呼吸科主任张晓菊教授夫妻二人在万家团聚时刻,把他们年仅七岁的儿子送到朋友家,舍小家顾大家,伉俪携手共赴战场;
男护士关闯除夕夜喜得千金,孩子却因溶血性黄疸转入NICU,情况稳定后,他第一时间回到岗位:“科室需要我,患者需要我,好男儿当保家卫国,匹马当先!”
还有一批“90后”,他们以青春之名向病毒宣战:“我们是父母的儿女,更是华夏的儿女!我们是平凡普通的护士,更是能打敢拼的战士!”
用生命护佑生命
书写不辱使命的“医者答卷”
为使新冠肺炎患者得到及时高效安全的救治,医院建立24小时院领导双班值守、危重症患者包干负责、多学科每日早晚两会诊、公共卫生医学中心专楼专用等11项工作机制。
线上协同智慧防控,多区多院联防联控,实行“区域分设、双向引流、专楼专用、精准防控”。
在与病毒“零距离”战斗的隔离病房,在武汉青山方舱医院,为了减少感染,每个人都练就了长时间不上厕所、不喝水的“骆驼功”,有时还充当“临时妈妈、临时女儿”。
一层层防护衣、乳胶手套和口罩、面罩,让每一次呼吸都十分艰难,面庞上留下了深深的压痕,无数次消杀导致双手肿胀发白、裂口流血、长满湿疹。

2月2日凌晨1点多,因高强度工作,晚班护士贺怀莹突然晕倒,抢救至凌晨4点多,才从昏迷中苏醒。晕倒前,她先后为多名患者抽血、采集咽拭子,还一口气接诊了6个病人,记不清出了多少汗,双脚完全浸泡在“汗雨”当中。当她醒来后,却急忙问:“6号床的病人怎么样啦?”
感染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快,生命随时可能受到威胁。医院抽调最精干专家,组建多学科会诊救治团队,全天候保障,随时会诊调整方案,连续奋战两个多月,一人一策,精准救治,永不言弃,坚决打赢重症救治的“歼灭战”。
截至目前,医院累计接诊发热病人32600多人次,累计多学科会诊100余场、会诊患者688人次,55例确诊患者全部治愈,实现了重症抢救全部成功、确诊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
奉献担当
多线作战发挥“硬核力量”
自觉担负支援疫区、守好国门、援助国际的责任,先后派出2支援鄂医疗队、1支援外医疗队、3支机场境外排查医疗队、援京援疆和支援地市等9支抗疫医疗队。
35名援鄂医疗队员,被当地群众称赞为“生命的摆渡人”、河南医疗队的“铁军”,在荆楚大地奏响了黄河儿女的战疫长歌!
医院组建河南第一支34名女队员组成的援机场排查医疗队,最早参与制订了“最短停留、最准排查、最快转运”的工作流程。

援京援疆医疗队员谢奇和同事一起,为提高核酸检测速度,提出了以3名队员名字命名的“晶菲奇”检测法,检测效率提高了10倍。

白衣为甲,逆行而上;
协力同心,拯救生命!
让我们向英雄致敬!